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6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9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71.
严文井印象     
我曾有幸两度同严文井先生同住在一个城市,可惜的是:第一次,我尚小;第二次,他已老。我尚小,还是戴红领巾的年岁,虽然读他写的童话,却无缘识荆,何况很快我已越过了读童话的年龄,严文井这个名字也就渐渐淡忘了。重新记起这个名字,是在离开北京之后,进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成了我的专业,文学刊物中,对《人民文学》自然十分关注,严文井先生正是这家刊物的主编。那时,任一个主编都令人肃然起敬,何况是全国文学第一刊。但是,遥隔千里,延颈跂踵也难望项背,敬仰只存于心中而已。  相似文献   
172.
谁都不知道孔老夫子是何模样,因此不必徒劳无益地为他制定“标准像”。要想利用某种行政性手段来“制定”所谓“标准像”,即便对以孔子为题材的艺术创作也是一种可怕的扼杀。  相似文献   
173.
还是要炒房     
陈四益 《法制博览》2009,(18):32-33
大概在20年前吧,虽说中原城市仍相当破旧,但沿海地区高楼大厦确实建了不少。那时有个俄罗斯小姑娘随她的父亲来到中国,看了北京、上海,天真地问父亲:“他们哪里来那么多钱盖大楼啊?”陪同他们游览的中国朋友回答:“我们勤奋干活,就盖起了那么多大楼。”  相似文献   
174.
正在北京故宫展出的《中国文物精华展》名不虚传。展出的245件(组)文物,无一不是上上之选。 展览会的主办者似乎未作什么精心的设计,只是老老实实地把最好的、而且绝大多数是近十余年出土的人所罕见的珍品,按时间顺序粗加排列,往展厅里一放:请看吧,这就是中华文化! 这倒并不是举办者对展览会的成败毫不关心,很可能是充分的信心使他们相信,只要走进了这个展厅,无论是谁都将为这举世罕匹的文化所倾倒。就象真正的绝代佳人,浓妆宜,淡抹亦宜,又何必刻意修饰呢?  相似文献   
175.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演义》一类讲史小说常用的一句话。今天我们的企业,也有应了这句话的。这种分与合的波折,常常反映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也常常受自身利益的驱动,但归根结蒂,客观规律总是不可抗拒的。领导人的责任,或者说领导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更早地看清客观规律,并自觉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使自己负责的工作遵循客观规律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十年间,我国的出版业繁荣兴旺。一百几十家出版社象变戏法似地发展到近500家,快翻了两番;每年出版的书籍从8900余种剧增到45000余种。人们虽然还在叫着“买书难”,其涵义已与十年前根本不同,现在是结构性短缺,不再是普遍性书荒。从出书的内容来看,绝大多数都是好书,但也出现过几股不健康的潮流,引起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77.
同袁世海谈京剧,不用拐弯抹角。他心性爽直,快人快语,同在舞台上扮演的曹孟德那种深心机巧,迥然不同。因此,谈起来直言无忌,很少顾虑。“有人说,‘京剧完了’,这恐怕是过激之辞。但目下前辈凋零,后继乏人,剧目单调,观众冷落,您不感到有一种‘危机感’吗?”问题就这样直截了当地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78.
寓言集锦     
·不败·太史某好弈,自诩曰:“某生平无败局,”众皆神之,太史亦以弈秋自命。他人弈,每袖手于侧,时颔之,时摇首,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其浅深。或请与手谈一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去,似不屑与弈者。及病笃,其子跪床前请日:"愿得大人秘谱。,太史日:"痴儿,吾何尝有谱?"子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