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当前,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中,“员工持股”思路正在日益引起多方面的注意。很多人认为,“员工持股”是强化企业内在约束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和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的理想方案;还有人认为,“员工持股”是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这些看法颇具片面性。怎样认识这一新的改革思路?有必要强调两点:一是“员工持股”应当搞,而且应当大力推进。二是“员工持股”不可能解决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难题。1.“员工持股”的本质是管理、技术要  相似文献   
22.
中国政府在改革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改革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又是改革的对象和被改革者。改革推进25年之后,大量容易改革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旧体制的遗留问题和新体制形成的矛盾集中起来。过去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企业,目前的改革已经聚焦到政府。很多问题如果不从政府改革开始,就解决不了问题。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迫切之需是"改政府"。  相似文献   
23.
90年代后期以来,下岗现象的普遍化使就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解决中国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不仅需要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尝试,而且需要深入的理论思考;不仅需要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对策方案,而且需要对一般规律、对深层次矛盾的本质揭示。  相似文献   
24.
1998年末我国有互联网用户210万,1999年底达到890万,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预计5年内中国将形成仅次于美国,在全球居第二的因特网用户群,这将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是,对我国来说,制约电子商务长远发展的难点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第二是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缺乏制度保障。因此,战略规划必须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为基础,并充分考虑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5.
2001年11月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未来一年我国仍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此前相比,新一年财政政策的根本特点何在?在于财政政策正被赋予更多的战略性职能。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短期性的积极财政政策正在向中长期的战略性财政政策转变。  相似文献   
26.
一、我国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与国际比较的主要特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比较,有以下特点: 1.产业整体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在发达国家,整个房地产业运行的所有交易环节都已经充分市场化了。供求关系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27.
28.
陈淮 《政策》2002,(3):22-23
市场经济秩序是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约定,当前,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社会信用低下、假冒伪劣盛行、偷税漏税严重、走私贩私猖獗,地方保护与机构腐败的现象屡禁不绝、操纵市场及恶性竞争的行为层出不穷。其严重程度,已经到了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国民经济运行安全、社会基本制度安全的地步。但上述所列还都是现象。要标本兼治,首先要回答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是,究竟什么是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29.
1999年年初以来,在解决经济难点的各项政策探索中,消费信贷、进一步降息、增发特种国债补充社会保障基金帐户这三个思路为人们议论较多。这三个思路都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同时都存在明显不足。从当前情况看,孤立地调整某一方面经济关系的政策已经不能适应需要。本文力图从财政、税收、消费信贷联动的角度提出三项可操作性建议。一、调整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行为:消费信贷与增发特种国债的组合政策  相似文献   
30.
当前,为了扩大消费,不少媒体都在呼吁人们要“转变消费观念”,但其内容一般停留在说服消费者“花钱”、“多花钱”、“敢花明天的钱”等表层。实际上,阻碍消费扩张的社会观念远不止消费者不敢多花钱,需要转变观念的也并非仅限于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根本的是要转变那些在历史性、体制性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深植于人们思想意识之中的、对社会群体行为规范有重大影响的阻碍消费的观念。错误观念之一:积累是“善”,消费是“恶”。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天然合理的行为,是人的自然属性。从这个意义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