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6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军号角,作为自治区党委机关刊物,就是要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鼓与呼!这是当代广西杂志社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十五”以来,我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以扎实的基础和稳健的步伐顺利实现了“双过千”,广大农村也展现出了蓬勃的新活力!“活力”即“魅力”,也就是“榜样”!今日农村,已有为数不少的榜样正以昂扬的姿态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进军。因此, 本刊特设“乡村示范”栏目,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推介新镇新村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为全区各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范例,欢迎大家来稿。  相似文献   
2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拓展与深化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合作渠道,成为双方从政府到民间普遍关切的一个重要问题。6月3日至4日,来自我国和东南亚11国的政要及民间组织、企业界等与会代表,围绕"和平促发展、合作求共赢"的主题,在广西南宁和防城  相似文献   
23.
陈菁 《当代广西》2014,(21):20-21
正历史总是那样相似,文艺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就这样翩然而至。继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致辞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承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文艺为人民服务,扎根生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贯方针,中接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战线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相似文献   
24.
在自治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自治区政协委员、东兴市侨联副主席、东兴市华丰贸易公司董事长何兴维提交侨民的生活和教育问题的提案,详细分析日前侨民生活困难的原因以及提出如何解决的建议。为了写好提案,他四处征求意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提案,进一步推动困扰侨民多年的土地和教育问题的解决,让侨民走上富裕之路,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5.
陈菁  韦茹洁 《当代广西》2008,(23):36-36
【解读】为改善更多学子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县高中扩建被及时纳入自治区50周年大庆18类民心工程,计划扩建13所民族县高中,总投资4160万元。2008年10月底,民族县高中扩建项目已全部完工。  相似文献   
26.
陈菁 《当代广西》2009,(11):6-7
对成绩优秀而家境贫困的10名学生进行资助,向10个农村团支书赠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书籍和慰问金,举行返乡青年农民工养兔技术培训班……2009年4月17日,团区委机关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到梧州市蒙山县进行帮困救助活动。这是各级团组织贯彻落实全区“党组织服务年”活动要求,深入实施“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7.
什么是广西的符号?壮锦、铜鼓、绣球、独弦琴、打油茶、打糍粑、山歌……今夏,上海世博园里火辣辣的广西活动周,通过文艺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踩街巡游等活动,向世界展示八桂大地多彩的地域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璀璨的人文风貌。  相似文献   
28.
<正>10年前,中国国家领导人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10年后,中国与东盟各国政要、嘉宾聚首广西南宁,共同庆祝自贸区如期建成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  相似文献   
29.
陈菁  韦茹洁 《当代广西》2008,(23):34-34
【解读】为了加强农村文化公共设施建设,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自治区人民政府将乡镇文化站项目纳入18类民心工程,并在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配套专项资金6000多万元,用于乡镇文化站建设。乡镇文化站主要是向农民群众提供各类科技种养信息、文化知识等。另外,许多乡镇文化站还与当地中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和应急机制,切实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0.
陈菁  阿成  吴国清 《当代广西》2005,(14):42-43
如水的女人,如山的力量。 右腿截肢、13条假肢、47 岁、第100枚金牌、残奥会“五 连冠”……这些词汇所呈现的 画面,让你无法不对张小玲这 位残疾“乒坛皇后”给予上述 评价。 张小玲创造了中国乃至世 界体坛的众多奇迹,但鲜为人 知的是,这位被誉为常青树的 “乒坛皇后”,将爱情、亲情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