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2000年伊始,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荣获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荣誉奖。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自 1991年出版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首先得到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肯定。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副组长薄一波认为这本书的长处是“既简洁又全面,不少地方分析、提炼、概括得好,使人读后不仅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让人感到了其中的内在的逻辑联系”。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副组长胡乔木专门为该书写了《题记》。 学术界、理论界给这本书以很高评价,普遍认为该书不仅叙事清楚,史料丰富,而且论证深刻…  相似文献   
12.
韩钢  王勇  程异孝 《党建文汇》2010,(10):25-25
坐在面前的秦少异,身材并不高大,也没有豪言壮语,唯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他一再表示:“我真的很普通,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就是这样一个自称很普通的机关干部,在省总工会保障部工作期间。  相似文献   
13.
农村改革的前前后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12月的一个寒夜,中国的农村改革从小岗村出发,由18名农民签下“分田到户”的生死状,率先实行“农业生产大包干”,在沉寂的神州大地上,发出了第一声惊蛰的春雷。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也在这一年踏上征程。 一些没有亲历过这一改革的人,以为当时只要登高一呼,就会群起响应,形成破竹之势,其实不然!要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下冲开一个缺口,所需要的坚韧、毅力和勇气何其巨大! 如今重温这一段历史,我们感叹历史发展之艰辛,也深为所赢得的不凡成就而自豪,更增强了在改革之路上一往无前,破浪前进的信心和决心。 本文是1997年10月10日万里同志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秘书长魏久明、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象、原《农民日报》总编辑张广友、《百年潮》记者韩钢等同志的谈话。由张广友、韩钢记录整理。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华国锋最权威的评价,可用“一正四负”来概括。“一正”:“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有功,以后也做了有益的工作”。“四负”:一是“推行和迟迟不改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相似文献   
15.
陈云与中共八大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钢 《党的文献》2004,(4):57-63
假若不局限于中共八大本身,而以中共八大为标志前伸后延的话,陈云在中共八大前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实践和思想的发展,内容是相当丰富的.研究陈云这段时间的实践和思想,是陈云研究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文革”前十年我国政治体制演变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的政治体制自1949年建立迄今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了。期间,1956年至1966年这一段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因为一是“文化大革命”动乱正是经过这十年后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发生的,二是我国政治体制的一些弊病是在这十年中强化或在形成起来的,所以有必要对这十年政治体制的发展过程做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华国锋最权威的评价,可用一正四负来概括。一正: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有功,以后也做了有益的工作。四负:一是推行和迟迟不改正‘两个凡是’  相似文献   
18.
韩钢 《同舟共进》2013,(10):55-61
关于“九一三”事件,官方著述基本沿袭了事发之后不久下发的一系列中共中央文件的说法,这些文件包括:1971年9月18日中发【1971】57号,关于林彪出逃的《中共中央通知》;1971年10月613中发【1971】65号,《中共中央通知》;1971年11月14日中发【1971】74号,《中共中央通知》(印发《“571工程”纪要》和影印件至相关级别);1971年12月21日,中发【1971】77号,《中共中央通知》【《粉碎林陈反党集团反革命政变的斗争》(材料之一)】,等等。  相似文献   
19.
韩钢 《党的建设》2012,(3):60-60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来,经历了重重考验。通过克服危机,我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审时度势、抓住战机、灵活决策、趋利避害、协作配合、顺应民意,锻炼了队伍,不断向前进步……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认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关节点上所做的抉择?如何认识我们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历史地位?回答这些问题,可以透过历史的维度,深刻地分析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关节点上的作为以及他的个人特质、党内声望、民意基础,从而全面客观地认识邓小平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