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8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4篇
法律   420篇
中国共产党   155篇
中国政治   295篇
政治理论   87篇
综合类   38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要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当代中国的理想和追求.我国设计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标志的一系列制度措施来实现人民民主,但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却面临种种问题.协商民主是强调讨论对话和审议的民主形式,恰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目前我国人民民主实践的不足.  相似文献   
92.
我国正在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法日益成为调控人们行为的主要准则。然而,当认真审视我国的法治建设道路时会发现,法律调控的范围越来越大,私人的空间逐步压缩。当法律和法治大举“占领”更多社会关系的时候,至少有一种关系默默地对抗着法律,它本能地排斥法律的调控,并  相似文献   
93.
94.
本文以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妥当性为出发点,考察和分析了关涉非法证据排除的诉讼价值冲突与平衡,探讨了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法"与"裁量",分析了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法院取证行为与当事人意愿.本文认为,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内涵的准确理解是对非法证据宽容的界限,应注意对涉及法院取证行为与当事人意愿的非法证据的不同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5.
中国国家生态文明指标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在阐述生态文明指标建设意义的基础上,对中国国家生态文明指标所应具备的特征作出了分析,并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进一步说明了生态文明指标建设的原则。这对于在现阶段经济技术水平下,促进国家及地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国际金融危机与新巴塞尔协议修改:动向与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龙 《法治研究》2010,(3):5-11
当下在对金融危机的反思中,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审视,其中对新巴塞尔协议的审视尤为突出。目前,国际社会对于通过修改新巴塞尔协议来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主要有以下动向和行动:通过修改新巴塞尔协议的资本框架降低助周期性,改革和提高交易项目的资本要求,加强对证券化的风险监管,提高规制资本的质量和数量,改革国际规制的组织框架等。这些改革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金融业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应进行深入的跟踪研究并审时度势地确定自己的策略。  相似文献   
97.
韩宝庆 《行政与法》2010,(1):127-128,F0003
韦伯的社会学是作为包括法律科学在内的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而出现的,为我们理解法律现象提供了一个基于社会理论的"外在视角"。以韦伯的法律社会学为基础考察法律自治性的社会理论依据,可以为我们理解包括法律自治在内的现代法律现象提供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98.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蔓延,对马克思主义构成了严峻挑战.从理论上深入剖析这股思潮,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
韩赤风 《法治研究》2010,(10):22-25
在大陆法系,《德国民法典》最早对悬赏广告作出了系统的规定。目前在德国,不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悬赏广告性质的认识都不存在争议。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悬赏广告性质的认识还一直存在不必要的争议。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对悬赏广告的概念、性质、构成、法律后果以及不同的定性及其后果进行了观察与探讨,以期有助于消除对此不必要的争议。  相似文献   
100.
新中国成立初期,胡耀邦作为川北区党政军主要负责人,在进行土地改革的过程中,根据中央土改精神,结合川北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清匪肃特,安定秩序;宣传政策,动员民众;划分阶级,明确界限;没收征收,制裁不法;查实田亩,分配土地;土改复查,填发证书等工作,从而消灭了川北的封建生产关系,巩固了当地人民政权,激发了翻身农民的生产热情,有力推动了川北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