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1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告知是行政主体履行告之义务,让行政相对人知道行政行为的内容。告知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来说是一项法定职责,它的对象是道路交通参予者。公安交通管理行政行为的告之方式分为当面告之,推定告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规模和数量均呈上升趋势。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有一定的社会根源。而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各参与主体的博弈过程。本文通过建立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对参与主体进行分析,研究其利益诉求及其在博弈中的地位,以及不同形式下的博弈均衡,以期实现对群体性事件进行预防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3.
党政领导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创新是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核心问题,本文在总结党政领导人才选拔任用工作的成就和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制度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角度,探索了完善党政领导人才选拔任用机制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支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描述了我国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指出了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如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重视不够,社会就业环境不利于失地农民就业,农村职业教育缺失、就业培训缺乏组织协调机制,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低、间接影响农民再就业等,并提出通过消除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制度缺陷、为失地农民就业和创业提供各种资金支持、积极拓宽到非农产业就业的渠道、搞好就业培训工作、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等措施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行政裁量基准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得到行政实践的认可并迅速推广开来,已经成为政府改革的重点之一。这种源于实践的创新制度,规范了行政裁量权的使用,但该制度依托的理论尚不完备,使得执法实践中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本文将立足行政实践,对实践中出现的行政主体多元化延伸问题、裁量基准有无法律效力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方式来实现标准的统一协调等问题,以概念为分析的逻辑起点,深入探讨,并提出完善之举。  相似文献   
16.
胎儿没有民事权利能力,其人身利益一旦受到侵害,无法以民事主体身份获得法律保护.文章结合案例和学者观点,检讨了传统法律人格的缺陷,借鉴了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胎儿保护的立法经验,认为未来民事立法应当赋予胎儿一定的民事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主管部委与国家局之间的权责划分、工作协调等经常引发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以考虑遵照分类对待、因事因时制宜、不搞一刀切的原则,逐步把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机构化"或"部委内设局化",切实做到理顺关系、明晰权责、优化结构、提高效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行政学的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和发展以来,行政功能的研析一直与职能混淆而使其被严重忽视。本文展开了相应的追踪探源与梳理,揭示了两概念混淆的学术根源;在行政哲学层面,诠释了结构与功能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固定搭配的意义,据此探析了行政功能与职能的几点重要区别,从理论上解答了亦论不亦的问题;进而阐释了现代行政的三大功能及其关系,揭示出其在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理论建设中具有的现实紧迫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