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6篇
法律   148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81篇
政治理论   37篇
综合类   26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目前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与学的难点,在计算机教学管理中采用“导师制”模式,以目标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良好就业。  相似文献   
42.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贾宇  舒洪水 《现代法学》2005,27(1):83-90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以违法犯罪的手段对内进行人身控制,对外进行经济控制。要有效地惩罚和预防黑社会犯罪,必须提高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预期刑罚成本,提高由于刑罚带来的机会成本的损失,并且通过实施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公共政策,争取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犯罪的收益。  相似文献   
43.
公民意识的普遍觉醒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在我国,公民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法律信仰欠缺、民主意识淡薄、权利责任意识缺乏等,其原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以及礼俗社会的伦理精神,抑制、抵制和排斥了公民意识的生成。在我国现阶段,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夯实公民意识生成的物质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为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制度保证;不断强化公民意识教育,为培育公民意识提供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44.
贾华格  钟小连  吴丹 《学理论》2010,(18):242-243
劳动创造了人,丰富了人,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劳动在人的一生和社会进步具有决定性作用。具备什么样的劳动观,就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和择业就业观念。在部分技师学院学生中,存在着不爱劳动、对劳动的认识存在偏差等现象,这成为学生成功就业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教育目标实现的障碍。技师学院需要构建一套以成熟的教育套路、严格的管理、严谨的评价制度为内容的劳动观念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45.
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在正义、平等和效率等方面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质疑,因此其正当性只能是一种有条件的和有限度的。只有在为达成一定的社会目的、实现机会平等和克服公司自治局限性的意义上,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才具有正当性。  相似文献   
46.
无碳复写消退变造文书案件近年呈增多趋势。采用多种常见有机溶剂对无碳复写字迹进行化学消退实验,并比较消退效果及消退特征,可以为化学消退无碳复写字迹的检验提供基础性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47.
浅析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企业基于其自身特点和行业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存在投标履约保证金数额大、质押时间长,加之工程工期长,成本管理、控制链长,工程竣工但业主资金不足,造成应收款的回收难度大等财务风险。结合施工企业的特点,从资金结构、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工程竣工结算等方面对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防范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8.
贾伟林 《学理论》2009,(8):196-197
本文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论述了政治思想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密切关系,分析了思想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的途径,通过分析探讨,提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49.
贾秀英 《学理论》2009,(8):108-110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一方面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也给县乡财政带来了困难和压力。要缓解这些困难和压力,必须在城乡统筹视角下加大县乡财政改革的力度,本文即从该视角出发,对县乡财政改革中的困难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0.
论刑事诉讼中的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隐私权愈发受到关注。但是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侵扰隐私权的行为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而理论界多是把隐私权作为私权领域问题进行探讨,很少与刑事诉讼联系起来,即使联系在一起,也更多是局限在某一具体问题的处理,并未真正进入理论探讨的视野。文章意图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探讨这一问题,通过比较方法考察隐私权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分析归纳我国刑事诉讼中隐私权保护的现状,进而探求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