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6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4篇
工人农民   145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3篇
法律   1040篇
中国共产党   285篇
中国政治   652篇
政治理论   294篇
综合类   21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501篇
  2009年   446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453篇
  2006年   418篇
  2005年   418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8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美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已经历了历史、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革。在此着重探讨美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宽容时期、限制时期、机遇时期和被忽视时期,美国决定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历史性影响力,并论述美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2.
作为近代刑事警察组织前身的侦缉队,脱胎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捕快与衙役。清末与北洋政府时期,警政当局多模仿日本警察建置,将侦缉队隶属于司法科统辖。九·一八事件爆发后,国民政府借鉴德国警察制度,形成"以特控警"的刑事警察理念。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警察制度对国民政府刑事警察的法律规制、组织结构与刑侦技术均产生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创新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事警察理论。近现代刑事警察制度的演进历程,既是对传统中国社会治安管理因子的部分继承,也是在变换的国际局势下对外国警察制度的被动移植,并且是根据中国国情需要对移植警察制度的主动形塑,更是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刑事警察话语体系的创新打造,凸显出近现代中国寻求、探索适宜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艰辛与曲折。  相似文献   
133.
本文以英汉感官形容词中的典型代表“cold”和“冷”为例,从功能认知视角,对历时语料中两词用例进行对比,分析其语义特征的演变,进而探究其内在理据。研究发现,英汉感官形容词语义演变的路径具有单向性,以隐喻与转喻为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34.
从文化的发展和起源入手来探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文明发展的轨迹和脉络,才能真正从学理和实践层面对当下有着实际的启示作用。本文通过对英雄史诗《贝奥武甫》的英雄观这一角度来探讨英国早期文化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个异教的民族英雄变成了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护教者的形象,但又保留了日耳曼民族的独特性格特征,这本身就能说明到了8世纪至10世纪,英国文化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形态,不同于日耳曼民族传统文化,也不同于欧洲大陆的基督教文化,这种新的文化形态传统直接影响着英国历史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5.
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落实,对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文章选取边疆民族地区耿马自治县及M村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文本内容为分析对象,运用R软件进行关键词提取、绘制聚类图谱,采用Nvivo软件进行编码、词频统计和词云制作。结果显示,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实施的主题包括:新农村建设、“三农”工作、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社会发展等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文章总结出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实施模式的基本架构。最后,从协同治理理论的视角,提出以政策协同、项目协同、服务协同为分析框架,以乡村社会体制吸纳为着力点,实现生态共治的现代化乡村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6.
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国内外安全环境的变化,中国实现了由传统安全观向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演变,显著体现在安全环境研判、安全内容认知和安全维护手段三个方面。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安全方面频繁推出新理念、新方案和新举措,中国的安全能力不断增强,国际安全影响日益增加。在安全观方面,中国先后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亚洲新安全观、亚太安全观等理念,实现了安全观的变革与创新。安全环境研判方面,对国内安全的认知更加全面系统、对周边安全的认知更加统筹协调、对国际安全认知更加注重“中国作为”;安全内容认知方面,认知内容日益丰富,兼顾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统筹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全;安全维护手段方面,不断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和推进国际安全合作。回顾新中国七十年国家安全观的演变,历经安全实践的锤炼,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安全环境研判需考虑内外因素并注重其联动性、坚持核心安全需求的底线和安全维护手段要以和为贵、文攻武备。展望未来,其重要启示在于中国的国家安全观要注重安全需求与安全能力之间的平衡,将安全能力建设视为至关重要的任务,不断促进安全维护手段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7.
从马克思自由观的转变来考察其自由时间思想的形成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萌生时期、初步形成时期及成熟时期。在第一时期,马克思还未关注到自由时间,但他的自由观为后两个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第二时期,自由时间开始进入马克思的视野,自由时间思想初步形成;在第三时期,他系统地阐述了自由观,自由时间思想也逐渐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8.
杨宇波  崔军 《刑事技术》2020,(2):215-217
动车高速通过隧道时,运行车体推动的空气由于受到隧道壁的约束能形成能量很强的冲击气流,有时会造成一些设备设施损坏、脱落,进而危及高铁行车安全。这类事件发生后,铁路部门往往误以为是人为破坏,并以破坏案件进行上报。本文通过对特定动车行车事故的现场勘验、调查访问,分析了高铁隧道内气动效应对特殊位置设施造成损坏的过程及形成痕迹特点,准确认定了事件性质和事故发生原因,并对气动效应形成损坏痕迹和常见工具形成痕迹的区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9.
拐卖人口现象屡禁不止,根本原因之一是买方市场的存在及发展.本研究基于对拐卖人口买方市场存在发展的背景条件以及当前形势和防控难点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买方市场组成结构的复杂性与单方面打击不协调等问题.针对当前背景下采取系统作战方式应对拐卖人口新特点的重要性,通过咨询专家、文献研究以及与主要案发地区一线民警深入沟通,给买方市场防控措施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望对拐卖人口案件侦查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0.
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资料,从时间利用的视角分析城镇已婚职业女性的工作与家庭冲突状况发现,婚姻和生育是女性平衡工作与家庭关系面临的巨大挑战,工作时间的刚性减少了女性对家庭的时间投入,城镇已婚在业女性比男性面临更大的工作与家庭冲突,公共服务的供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矛盾和冲突。在政策方面,建议推动用人单位公平对待职业女性,有条件地实行弹性工作制;政府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倡导男女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