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6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农民工返乡带来的社会压力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底,"农民工返乡潮"一时间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去年底,人保部完成的一份《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最新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截至11月底,四川、河南等10个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返乡数据总计有485万名,占2008年9月底外出务工人员的5.4%。人保部有官员曾指出,就业的真正挑战将在春节之后到来,"那个时候到底有多少人还会出来打工,才是一个关键性的指标。"农民工大量返乡之后的出路在哪?对当前的基层公共治理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人民论坛将在近期陆续推出相关文章,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2.
社会泄愤事件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建嵘 《南风窗》2008,(15):20-22
贵州瓮安事件与近几年发生的重庆万州事件、安徽池州事件、浙江瑞安事件、四川大竹事件,在起因、过程、后果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结构相似性,可统称为"社会泄愤事件"。瓮安事件的性质据报道,6月28日下午,贵州省瓮安县部分群众因对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在县政府有关负责人接待过程中.一些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随后,  相似文献   
13.
于建嵘 《南风窗》2010,(9):25-27
南平血案的发生及其所暴露的扭曲的社会心态,呈现出病态性的社会心理疾病,也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一个社会心态更复杂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农工党中央向本次政协大会递交的提案建议,应将群体性事件或其他相关极端事件纳入信访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问责政府的信访责任。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强化信访问责制,迫使地方政府和领导人解决各种矛盾,以减少群体性事件或其他相关极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于建嵘 《求知》2010,(7):44-44
于建嵘在《嘹望新闻周刊》撰文指出,从目前情况看,底层知识青年群体主要是一些有一定文化知识和见识,但没有纳入国家体制内,没有稳定工作,生活漂移的年轻人。当前最应当关注的是。底层知识青年的意识形态可能正在形成。也就是所谓的“愤青”意识。与主流价值观不同,这个意识形态反映了底层知识青年共同的社会认知。这种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16.
如何有效缓解农民工返乡带来的社会压力,是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对此,政府要发挥应有的公共职能和责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信访制度陷入困境 作为党的一项重要政策,信访制度更是党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走"群众路线"最重要途径之一.信访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在当时法治不健全的情况下给民众提供的-种权益诉求和救济的制度性渠道,更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制之外,实现群众对执政者权力监督的另一条制度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政治传统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群体性事件为代表的社会运动,正成为转型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那么,近现代中国社会运动形成的遗产是什么?对今天的社会运动有什么影响?2008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应美国著名中国问题学者裴宜理(Elizabeth J.Perry)教授的邀请访问美国。双方就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农民起义、共产主义革命所形成的政治传统、以及当前中国的政治文化与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将对话整理摘编成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人类社会须臾离不开规则。中国古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规则有很多种不同的形态。按照规则是否人为制定并且诉诸文字,我们可以把规则分为成文规则和不成文规则。根据规则是否向外界公开,我们可以把规则分为  相似文献   
20.
后税费时代:基层权力“悬浮”之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寻找并构筑县级政权的支撑点,我认为,现行体制、制度等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这主要在两方面,即在地方自治原则上打造责任政府,以及给予农民平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