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6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二十年来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近二十年来学界对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状况进行系统的梳理,具体区分了不同的研究阶段所具有的研究特点及主要研究成果,并对其中的研究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课题。而乡村振兴的一个基础性工作是乡村组织建设。积极培育乡村社会自组织,构建"政府—乡村社会自组织—农民"多主体协同共治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模式,是实施乡村组织振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3.
来信     
于建嵘 《南风窗》2012,(15):14-14
社会不公、收入和城乡差距拉大等当下现实仿佛正在诱发着中国社会矛盾的易发、多发之势。面对那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生活在web3.0时代中的民众的诸如散步等行为艺术,相关部门仿佛永远活在web1.0时代,更遑论如何面对那些因拆迁而采取过激行为的普通民众们。无论何种情况,在纯维稳的法则之下,警察成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选择,导致警民流血冲突时有发生。只能说,刻意地把一些人民内部矛盾上升为敌我矛盾、不合时宜地把难题交给警察去解决,就像是把绣花的任务交给大力士,无功且无效。有事时警察  相似文献   
44.
“信访综合症”背后的潜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往往把信访看成了优于其它行政救济甚至国家司法救济的一种特殊权利。信访就会不可避免地将问题向更高层集中  相似文献   
45.
民生与公民的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家宝总理亲手在"星空"之上,嵌下了值得全民族追求的"尊严"之星。但这只是一颗指引方向的北斗星,中国人民要真正获得尊严和幸福,还要回到地面上踏实前行  相似文献   
46.
中国现行信访制度需要彻底系统的改革--这一点,已成为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共识。长期从事社会冲突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于建嵘指出,信访问题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信访政策的修改,应当预先组织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进行充分论证,并可以考虑组织公民广泛参与讨论,不可为应急而草草出台。日前,于建嵘投书国务院,建议应从行政、法律、政治三个层面考虑,对信访制度进行稳妥而有步骤的改革。本刊对此做简要摘发--  相似文献   
47.
于建嵘 《廉政瞭望》2010,(11):47-47
日前,笔者就目前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和个体性事件讲课。在讨论时,有一年轻记者表明了一个让我十分惊讶的观点。大意是说,那些官家和富家的孩子,由于他们出身决定就得承受更大的社会风险,被伤害甚至杀害是可以理解的。我当时表示反对,我认为无论孩子出身如何,我们都没有理由原谅杀人犯。  相似文献   
48.
谈河北李刚时于建嵘说——目前的某些社会矛盾加剧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一说当官,一说有钱,老百姓的心中怒火丛生,不需要事实,不需要理由.我提醒你们,如果你们自己遇到什么事,千万别亮身份。  相似文献   
49.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一个问题,从哪里改起?从中央改,还是从地方改,从司法制度改,还是从选举制度改,或者从其他什么地方改?有时候,人们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基层的领导人身上,希望他们能闯出一  相似文献   
50.
一、社会转型期的拆迁问题对维稳形势的影响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基本前提。从2010年的维稳形势来看,维稳仍面临许多让人担忧的问题。目前的群体性事件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增多;二是群体性事件仍然可控,但地方政府的维稳意识和所承受的压力在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