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6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把农民的土地还给农民 农民得到了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土地并没有真正成为农民的财产,在多种制度因素的作用下,失地农民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2.
于建嵘 《团结》2011,(3):19-22
近来,一些地方关于公民自荐参选所在地区人大代表的消息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好像预示着一场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热"戏才刚拉开大幕。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存在即合理,  相似文献   
93.
演变围绕两条主线:户籍制度与资源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对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城乡二元结构如今已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个变化主要是围绕两个方面进行,即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资源配置制度逐渐消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立。冲破户口藩篱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94.
改革已步入"深水区",随着新的社会利益结构的相对固化,改革的空间越来越小,改革者越来越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为谁而改"、"由谁来改"和"谁来解释"这样的根本性问题值得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95.
对信访制度改革争论的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5年1月17日,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公布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信访制度怎样改革,其目标与走向如何等问题上引发了若干争论与思考。值此新《信访条例》正式实施之际,本刊在邀请权威人士解读新《信访条例》的同时,请有关专家学者就信访制度改革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并对一个信访模式改革的案例进行点评。希望这些文章有助于加深广大读者对信访制度及其改革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96.
能再给信访制度加压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工党中央向本次政协大会递交的提案建议,应将群体性事件或其他相关极端事件纳入信访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问责政府的信访责任。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强化信访问责制,迫使地方政府和领导人解决各种矛盾,以减少群体性  相似文献   
97.
相关统计显示,从1994年到2007年,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1万多起增加到10万多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5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且规模越来越大,上千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比重增加。2008年和2009年,更是发生了“瓮安事件”、“石首事件”等对抗激烈、暴力程度高的群体性事件。而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推测,2010年,群体性事件有可能仍然保持多发的态势。  相似文献   
98.
“信访综合症”背后的潜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往往把信访看成了优于其它行政救济甚至国家司法救济的一种特殊权利。信访就会不可避免地将问题向更高层集中。  相似文献   
99.
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差别性政策设置、工作与家庭长期分离的生活模式、工作内容与待遇之间的差距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困境,是引发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效解决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各方的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0.
今日中国的农村问题已不再是单纯的发展经济问题,也不再是由于乱收税费引发的农民负担过重问题,而是面对经济社会转型,社会治理机制失灵而呈现出的具有系统性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是由基层政府管理错位和乡村社会本身的组织结构涣散共同导致的,是国家政权建设与社会发育双重不足引发的系统性困境。首先,当前农村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冲突加剧。改革开放解放了一直被束缚在公社内部的农民,市场化促使农民的职业分化程度不断提高。职业分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原来经济、社会地位相差不大的农民出现了利益和阶层的分化,再加上社会利益分配机制建设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