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刘小兵 《学理论》2010,(16):231-232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人文情怀的培养,愈来愈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文学艺术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之一,由于其丰厚的人文内涵,理应在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文学与人生"的角度,探讨了如何综合开发与利用文学欣赏这门课程,发挥其人文情怀的熏陶与培育作用。  相似文献   
53.
经过一冬的等待,东风早已按捺不住性情。火急火燎地仰起脖,噘起嘴,向满山满谷呐喊起来:春——来——了!一瞬间,山谷激荡,溪水奔流,鸟雀争鸣。于是,山洞中、森林里、沟壑边蛰伏已久的生灵纷纷展了展腰身,长长地打了个哈欠,一个腾跃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而休眠的老枝则抖了抖骨架.悄悄地绽放出星星点点的朵儿。红的是桃花,粉的是梨花,带着淡淡的清香。在徐徐的东风里摇曳……  相似文献   
54.
一、《戒严法》与宪法的关系 戒严法应归属于哪一个法律部门?第一种现点认为戒严法应归属于军事法部门。《中国法律年鉴》即将关于戒严法理论的论述归入‘军事法学”这一类中。第二种观点认为,由于戒严法主要是用于调整国家在行使权力、进行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因此应将其归入国家行政法的范畴。这两种观点都不甚正确。 将戒严法归属于军事法部门殊为不当,因为戒严虽然涉及到军事法,但在整个戒严制度中,关于戒严的决定与宣布、解除戒严、对戒严的监督、戒严的效力等等,并不只属于军事法的调整对象。在戒严过程中有可能动用军队,从而涉及到军事法,但就戒严制度的主要内容而言,戒严法与军事法是有区别的,各自具有不同的调整对象。将戒严法归属于行政法的范畴也是错误的。在实行三权分立制的国家,大多将戒严权赋予总统行使,因此,这些国家将戒严法归属于行政法部门是可以理解的。但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有关戒严的主要权限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行使。如果将戒严法归属于行政法部门,那就很难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戒  相似文献   
55.
前不久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召开了“全国党校系统法学政治学教学研讨会”。这是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结束后召开的第一个党校系统的学科研讨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认真贯彻中央10号文件和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 ,进一步深化法学、政治学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把党校系统的法学政治学教学推进到一个新水平。”为此 ,会议就“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这一法学、政治学教学中的经常性问题从不同方面和角度集中进行了研讨。现将研讨中提出的一些看法和观点综述如下 :(一)“三个代表”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与会同志认为 ,江泽民…  相似文献   
56.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在所有的社会公正中,政治的公正是最重要、最关键、最具决定性的核心因素。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政治文明的最高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57.
在社会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国家领导者要想成功地实现思想转型,就必须解放思想,虚心读书学习,从自负的浮躁心态中,从那些过时的、错误的、片面的、狭隘的思想窠臼中解放出来;就必须学会和把握系统辩证思维的方法,从孤立静止的思维定式中、从主观主义的唯意志论中、从短视的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唯此,才能更全面地认识问题,提升领导能力,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58.
刘小兵 《求索》2008,(2):189-191
丁放先生撰文认为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的“正始之音”是指“正始诗歌”,笔者认为“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在《修竹篇序》中是对“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这一经典名句的化用,应属“用典”,用以表示惊喜、赞叹之意;“正始之音”在句中保持其本义“魏晋清谈”,在全文中只能联系上下文,取其比喻义;丁先生文章中用以论证在文学史上“‘正始之音’可以用来指正始时期的诗歌”的其它数条材料,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59.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时代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经济不发达地区,只有首先在思想上获得优势,才能建立经济上的优势。一个地方解放思想的程度取决于领导者的思想高度。思想解放首先必须是领导者的思想解放。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领导者的思想解放,就没有全社会有效的思想解放。领导者是解放思想的关键性少数。  相似文献   
60.
腐败的经济逻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兵 《桂海论丛》2001,17(2):14-18
文章通过对腐败现象的经济学透视 ,对腐败发生、传播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腐败的内在逻辑进行病理性的分析 ,通过对腐败现象的收益与成本的经济理性阐释 ,从而深刻揭示了隐藏在腐败表象下面———实际支配着腐败行为因果关系的体制性综合社会因素———腐败者之所以腐败的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