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148篇
中国政治   69篇
政治理论   91篇
综合类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腐倡廉,既要靠伦理,更要靠制度,这既是历史的经验,更是现实的选择。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是腐败现象难以根除,一些领域甚至有所蔓延的根本原因。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重在构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推进反腐倡廉,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动力和标准等问题上实现由"以官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根本转变,不断增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活力。  相似文献   
72.
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完整制度链条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居于根本性重要地位、具有全局性重要功能,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彰显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确保人民主权的重要制度载体。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制度载体的民主选举,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有效路径和根本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民主立法、实现良法善治的重要制度载体。通过民主立法促进科学立法,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首要环节和根本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加强民主监督、制约权力运行的重要制度载体。充分发挥人大民主监督功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防止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重要措施和根本制度保障。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内在地要求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有机融合起来,实现“重要制度载体”和“重要制度平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3.
邓小平的历史性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伟大的贡献,莫过于领导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创造性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领导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路线和思想方法突出体现在:把实践作为逻辑起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规律作为根本依据,在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发展基本规律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人民作为主体力量,在实现人民群众利益需求和创造精神有机统一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必须深刻把握这条道路的精髓和真谛,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开拓前进。  相似文献   
74.
正由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名誉所长赵明义等撰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相关"主义"比较研究》一书,于2017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赵明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是我国学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赵明义教授在86岁高龄依旧笔耕不辍,奋战在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第一线,并以这部沉甸甸的学术著作向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  相似文献   
75.
历史的丰碑前进的旗帜——深切怀念邓小平同志包心鉴邓小平同志不幸逝世,举国同悲。这位历史伟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始终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紧密相联。他留给我们最为珍贵的遗产,是由他亲自创立的、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举邓小平...  相似文献   
7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着重加强党的制度建设问题上的清醒与自觉。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深入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党的制度建设,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强大动力。我们党不仅要进一步探索党自身的制度化建设问题,而且要着重探索党对国家与社会的制度化领导问题,并且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为重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刻表明我们党在探索如何执政的规律性这一重大课题上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77.
武汉是国内开展产权制度改革较早的地区之一,从1985年召开企业产权交易会议始,到1994年已经历了“自发萌芽”、“起步”、“发展”三个阶段。这几年的基本作法和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原则、三个统一、“三化”模式。所谓三个原则:一是坚持面向所有企业,全方位开放的原则。市场向所有企业开放,既向全民和  相似文献   
7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唯物史观基础山东省社联包心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渊源于他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握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实际,开创性地探索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道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79.
国家与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决定国家,国家服从于社会,并要服务于社会。国家的经济职能及其相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持同一方向,这就要求在改革中必须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律精简政府机构,规范政府职能。国家权力向社会逐步转移,也就是通过不断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管理体制,实现公共权力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合理配置,逐步完善社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机制和社会制约国家权力的机制,创造社会能够收回国家权力的条件。这是机构改革中政府职能定位的基本出发点。现行政府管理体制中的弊端及其危害表明,国家放权于社会,应是全方位的放权,主要包括:党放权于政;政放权于企;中央放权于地方;上级放权于基层  相似文献   
80.
包心鉴 《中国监察》2012,(23):48-52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所作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和时代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献,是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