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企业集团与少数股东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越 《河北法学》2003,21(6):24-30
传统公司法是建立在公司之间彼此独立、互不参股的基础上的。在企业集团与关联企业日益增多的今天,各国公司法都实现了从只调整单一公司到以调整单个公司为主,以调整关联企业与企业集团为辅的立法思想转变。从少数股东保护角度验证中国公司法增加对关联企业与企业集团的规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我们正站在新与旧的一个交叉点上,如果说怀旧是一滴清泪,那么,这滴清泪正挂在我们的笑脸上。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对欧贸易出口的递增,中国产品已成为欧共体反倾销的主要目标之一。例如欧共体在八十年代共作出539项反倾销决定,涉及中国产品的仅有31项;自进入九十年代后,仅一九九一和九二年就有20余项中国产品被欧共体征收反倾销税,九三年的形势更为严峻,有数十种中国产品受到欧共体厂家的倾销指控。如何对付反倾销,是中国对欧出口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中欧贸易摩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争论的焦点,就是欧共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公司法之构造缺陷及克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越 《现代法学》2003,25(2):119-127
作者认为 ,中国公司法在实践中存在以下缺陷 :有限公司与股份公司的组织机构之间区别模糊、国有独资公司定位不当、股份公司之董事会缺少有效约束、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虚拟化以及对关联公司以及公司集团的约束不力。为更好地发挥公司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实有改革有限公司制度以及重新塑造股份公司之董事会与监事会关系的必要。此外 ,还应当增加对关联公司与公司集团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5.
报道73例男性性功能鉴定,对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手淫法、血管活性药物海绵体内注射作出评价,并认为对手淫法能勃起者与海绵体内注射罂粟碱不能勃起者,有认定价值。性心理调查、配偶方接受检验对勃起功能障碍的类型有鉴别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赖虹宇  吴越 《理论探索》2019,(2):121-128
当前司法裁判不区分意定限制下的普通担保和法定限制下的关联担保,造成越权担保合同效力判断的体系性困局。法定限制与意定限制的二元区分是立法的解释结论,公司关联担保的决议程序经由法律明确限制,应由此确立相对人的形式审查义务。立法者对公司的关联担保行为设置法定限制,旨在将其置于关联交易的体系之中从而强化法律规制。越权关联担保合同的效力判断,应摒弃在普通担保中仅仅经由相对人善意认定来判别合同效力的单一路径,而须在区分担保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内部决议效力瑕疵的准确识别、交易相对人善意的认定、实质公平测试的价值兜底等进行综合判断,以弥合民商事法律的体系界限,发挥法律对商事活动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古就有"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但要求人们付出劳动却不计报酬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难以通行,而且现有的《物权法》在相关问题上的规定存在很多缺陷,这将会导致"路不拾遗",物不能尽其用,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域外有关遗失物拾得制度的规定比较完善,借鉴域外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我国遗失物拾得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宏观调控:宜政策化抑或制度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越 《中国法学》2008,(1):83-92
制订"经济稳定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沿性、复杂性、技术性、和灵活性"等为理由反对制订该法的观点混淆了制度与政策的不同功能。其在调整目标上,除传统的"四大魔方"外,宜增加生态环境标准。在机构设置上,宜建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专门委员会,使得中央和各地方、各行业都有合法的利益诉求平台。在实施机制上,应建立一致行动原则和违法审查机制。此外,该法也应尊重对私法主体的信赖保护。  相似文献   
19.
“改革”的同义语就是“变法”。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无不以经济为基础;对这个基础作任何变革,都将引起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的法制体系的变化。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现代市场经济也就是法制经济,因此,加强立法——尤其是市场经济立法,实属势  相似文献   
20.
吴义茂  吴越 《法治研究》2012,(7):118-125
目前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许多规定阻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流转的顺畅进行。为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顺利推进.应当改变对家庭承包经营权与其他承包经营权区别对待的政策.以现行法律对其他承包经营权的市场化的规制方式为目标改造家庭承包经营权.最终实现对家庭承包经营权与其他承包经营权的一体化规制.以适应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社会化、价值化的发展潮流。应当扩大家庭承包经营权的权利主体范围为一切单位和个人,取消对家庭承包经营权入股范围、入股目的等限制。家庭承包经营权应实行“意思主义+非登记不转让”的物权设立模式.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不应游离于公司法的法律调整之外.应当把其纳入公司法的法律框架之内.实现家庭承包制度与公司法等法律的衔接与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