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0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周山  覃建军 《求索》2010,(7):207-208,26
在西方文学史上,文学批评理论历经了实证主义、形式主义、解构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几个理论形态。在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之前,西方文学批评几次转折,始终没有摆脱文本分析的泥沼,新历史主义则通过"话语权力"与"意识形态"概念促成了文学批评从释解文本转向观照历史。于是,"历史是什么"的问题便成了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问题。在新历史主义看来,历史是可以被构建的。构建历史的过程是一个历史文本化与文学虚构性相联系的过程。通过文本将文学与历史联结起来,这正是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于是,通过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的互文性考察、并注重文化的话语权研究就可以解决"新历史主义文学何以实现"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2.
道德品性的培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也是先秦儒家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孔子将"为仁"作为道德品性培养的最高目标,并从"为仁"的基础、 "为仁"的方法、 "为仁"的作用等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人人皆可为尧舜的思想,为孔子"为仁"学说找到了人性根源与普世意义.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从另一个角度为道德品性培养的普世性找到了人性根据.性善与性恶,殊途而同归,都是为了道德品性培养的必要性寻找理由.  相似文献   
13.
《易经》是一部以辩证思维为主体而又将普通思维和形象思维综合一体的思维工具书。这部与西方亚氏逻辑风格迥异的思维工具书的诞生,奠定了华夏文化的基调,规定了炎黄子孙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本文拟对《易经》思维模式的辩证性、形象性和推论形式的转换灵活性这三个特点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特别是《决议》的第七部分,科学地阐明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其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三个方面是互有联系的,其中最基本的是实事求是。深刻领会实事求是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对于学习和坚持毛泽东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的半个多世纪里,日本长期实施军国主义教育。军国主义教育,是天皇军国主义制度的产物,是日本向外扩张和侵略的工具之一。翻开日本的近百年史,人们不难发现,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同它对邻国的侵略联系在一起的。日本帝国奠堂的基地上,有被掠夺的殖民地的资源,有勒索到的战争赔款,有外国劳工的血汗。正是这个  相似文献   
16.
谈大学生就业的自我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山华 《工会论坛》2009,15(5):85-86
大学生在逆境中择业,需要一种自我营销策略。大学生就业的自我营销策略包括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策略、积极主动策略、善抓机遇策略、网罗信息策略、技巧运用策略等方面,它是态度及方法的综合运用策略,合理的利用有助于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我国当前的消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我国实现可持续消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我国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系统探索──《社会研究方法导论》评介周山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毕生两大发现之一,它有着极为丰富的方法论内涵。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此却重视不够,研究也不深入。这种状况,既影响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发展和完善,也削弱了它对人们认识社会...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时期发展教育的指导方针,可以期望,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将空前繁荣起来。而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发挥高等师范教育的功能,加强高等师范教育的建设,则是关系教育事业全局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提高重视教育的自觉性,包含着进一步认识高师在教育事业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一些学者因为生逢乱世,长期隐居著述。读书原为“优则仕”,如今仕途既绝,当然也就能够从正统儒学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将先秦诸子一视同仁加以研究了。这样,对先秦名,墨两家的分析,对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研究,也就自然地兴起了。程智就是其中复苏中国传统逻辑——名辩学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