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王孔雀 《前沿》2007,(3):48-49
对外开放的经济格局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是我国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客观条件和有力保障,后发优势是我国生产力实现跨越发展的有利条件。探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应从人类历史上已经实现的生产力发展跨越的实践中汲取经验,更主要的是要研究我们的历史、国情以及所处的有利的国际环境,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2.
2016年以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为标志,逆全球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逆全球化暴露出全球化发展至今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全球化遭遇停滞但并不意味着全球化的终结。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通过运用唯物史观,在深刻分析了人类史的基础上,给出了在逆全球化潮流下正确应对各种挑战的理论支持和方法路径。在这股逆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坚持从世界历史理论出发结合本国实际和世界大势,创造性的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方案,为全球化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33.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和目标,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历史任务,涉及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近几年来,学术界在生态文明的涵义和特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和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34.
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和战略,又是一种新的价值观、文明观和伦理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也对社会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准确把握新世纪文明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拓宽文明的理论空间,走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建设之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现实问题。一、关于社会文明范畴的时代内涵(一)从创新的角度理解文明定义。文明是指人类进步和开化的状态,是人们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的总和,这是目前通行的文明定义,也是文明的最一般涵义。如何依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赋予其新的内涵,使文明观体现新世纪的要求,是一…  相似文献   
35.
发展观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展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  相似文献   
36.
王孔雀 《学理论》2009,(24):22-24
发展观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展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  相似文献   
37.
本文针对现行认识论重实践、轻认识的倾向 ,认为应重视认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反作用问题 ,加强认识的地位和作用的专门论述 ,突出认识、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8.
现代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既有物质性的内容,又有精神性和制度性的内容。根据我国的国情与公民的实际,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39.
科技的发展使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迁,传统认识论的许多内容也受到挑战。那么如何把握认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趋势,拓宽研究领域,更新探讨方法,已经成为我国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目前有这么一些重要意见对我们很有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