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北阳平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中部地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值得总结。基本经验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模式。北阳平村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一批高起  相似文献   
12.
2009年3月15日,《电子政务》杂志社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举办了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郭作玉研究员的专著《中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读书会。来自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部信息中心、地方政府农业信息中心、涉农信息服务企业以及为信息化服务的IT企业的代表共40余人出席了读书会。与会代表就《概论》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并围绕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博士发表了讲话,他指出,三农信息化的问题,实际上是中国信息化推进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而中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问题又是农村信息化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之一;《概论》把目前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的情况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总结和概括。郭作玉主任介绍了研究、写作《概论》的体会和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在三农信息化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该书主要学术观点。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农业部信息中心原主任方瑜,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杜链,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宋洪远,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原所长梅方权,农业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永田,中国...  相似文献   
13.
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农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制度取代了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从而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得农业发展越过了长期短缺阶段,呈现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新格局,解决了亿万人民的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革和小城镇发展,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济社会进入建设新农村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总结30年来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面对城乡二元结构发生的新演变,各级政府面临着哪些新的挑战?该如何应对呢?本刊特别约请四位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创举 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全国事先开展诚信农民建设活动,抓住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掌握统筹发展主动权的重要体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开展诚信农民建设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创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 出台了一系列对农民利好的政策。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的农村政策仍面临十大问题。一、依法保障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加快农村发展和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又对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深化农村改革等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需要调查和摸清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着重研究和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