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科西克在黑格尔、马克思、青年卢卡奇和海德格尔的同一语境中,关键性地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经济王国中现象假扮物自体,人造物假扮自然性客体,经济人假扮真实主体,日常观念假扮概念,伪具体假扮历史具体的颠倒逻辑.这个批判的假扮性尖锐地穿刺了资本主义颠倒的物相世界.并且,科西克也注意到,人不只是在认识中达到现象,而是必须通过革命实践打倒拜物教现象世界,批判地实现真实的具体历史总体,以获得人与客体的双重解放.  相似文献   
12.
《具体的辩证法》是捷克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科西克的代表性哲学论著,这一文本在整个西方当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长期以来,这一文本在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此,本文仅就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一书中的认识论观点进行一些初步的评说,以期研究的深入开展。   在《具体的辩证法》中,科西克的认识论主要集中在该书的第一章。一开始,科西克的表述就带有太多海德格尔的痕迹。并且,这种理论嫁接常常显得十分生硬。我们来看他的论述。“事物不直接向人们表明它们是什么,人没有直接地直观事物本质…  相似文献   
13.
试论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中的两种逻辑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中的两种逻辑视角张一兵在我们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的研究中,当前存在着所谓“五大形态”与“三大形态”的争论,不少论者往往各持一端,引经据典互不相让,也有些研究者试图将二者统一起来。总体上看,各自都有不少深入的地方。我认为,重...  相似文献   
14.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一书,此书将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编写组在最后的统稿时召开了一系列小型研讨会,本文是第二次讨论的录音整理修改稿。这次研讨会集中讨论了孙伯教授提出的青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一重要文本的内在理论结构问题,与会学者对此有完全不同的见解,争论的焦点在于:孙伯教授提出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存在的“两种逻辑”的所指究竟是什么?文本中存在的“两种逻辑”之间的矛盾解决,究竟是其中一种战胜了另一种,还是共同消解为一个全新的理论范式?参加讨论的学者有:张一兵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姚顺良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唐正东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怀玉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大平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亮博士(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共产主义与人类主体的现实解放张一兵马克思关于人类主体解放的思想是他科学的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核心。但是,这一重要理论观点的确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青年马克思的哲学思考到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创立,人类主体的根本解放问题也经历了一个从人道主义价值...  相似文献   
16.
阿甘本认为,西方社会治理的本质是一种空心的权力机器,看不见王座上的主权者,它意味着权力的不在场,但这空无却又是最牢固的权力控制的象征。他通过探寻西方神学构境中的看不见的安济之手,指认安济有序即是上帝的看不见的手的无形力量,而斯密在经济学中引入的偶然博弈观的重新构境的谱系,正是神恩中的安济说在资产阶级经济世界中的重新构境。资产阶级世界的统治本质,正是没有统治者的统治。现代资产阶级生命政治的核心不再是有面容的主人,而是不可见的治理;不是形式上的法律,而是部署在生活细节中的治安。  相似文献   
17.
政治经济学逻辑中的政治哲学颠覆———青年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解读□张一兵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对青年恩格斯并非是不重视的。可是,学者总是愿意相信是马克思影响恩格斯,而忽略了后者的《政治经济学大纲》在特定时期中十分关键地影响前者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试论社会主义家庭伦理的基本准则黑龙江省婚姻家庭研究所张一兵家庭伦理,即家庭道德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用以调整家庭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婚姻道德、家庭道德和生育道德三部分。处于现阶段的家庭伦理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准则?不仅是引起国人困惑的热...  相似文献   
19.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家庭美德的内涵和意义,使之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一起成为我国公民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纲要》指出: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从某种意义来说,人类的…  相似文献   
20.
《雇佣劳动与资本》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认识和理解史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文本。在这里,马克思第一次对“资本”这种历史性的生产关系进行全面的说明;一方面,雇佣劳动与资本这两个关键词的标识,就已经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一般理论框架,即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理解所达到的最高水平。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对资本和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理解中;另一方面,马克思已经直接着手在解决“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即开始研究剩余价值问题,尽管囿于既有的理论框架,马克思对其尚不能作出科学的说明,但科学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入口已经开始打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