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金融危机的导火线通常是金融机构的支付危机。现在人们很担心国有银行的坏帐问题,但在我看来,最需要担心的可能并不是已经存在的银行坏帐,因为这些坏帐的经济后果已经被吸收,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做帐的问题。如果处理得当,问题不会很严重。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新的坏帐的形成,特别是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坏帐问题。保险业、养老金社会保障和“投资基金”可能是中国未来金融稳定的最大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42.
在过去的25年里面,中国的经济有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中国正在崛起。不过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的崛起至少应该包含着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中国经济的崛起,第二层是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的崛起,第三层是中国文化的崛起。就目前来讲,应该说中国经济的崛起远远快  相似文献   
43.
理性思考中国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近年来国内改革不是很景气的大背景下,经济学界最近出现了一个热门话题:"反思改革"。张维迎先生在《经济观察报》发表此文,引来评者如湖。虽然张文在逻辑和细节上或许有一些疏漏,但他却挑明了一个不能不挑明的问题:当改革被某些利益集团所阻挠、所扭曲甚至所劫持时,应该怎么办?他从大量事实和改革经验入手,指出改革者不是把财富从一部分人手中无偿转移给另一部分人,而是在承认原体制下形成的社会各成员既得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权利和财产关系的重新安排,增加社会总财富,实现帕累托改进。改革者不应该使得任何人比原体制下生活得更坏。受益者有责任从自已所得的增加中拿出一部分补偿("赎买")受损者,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改革,而"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和降低收入差距过大的硬道理"。所谓"理性思考中国改革",即在评价一种变革和政策的优劣时必须尽量超脱于自身的地位、身份、利益,必须讲公理性,学会换位思考,考虑政策的可行性,不能以直觉判断代替逻辑推理。  相似文献   
44.
将国有资产变为债权──解决政企不分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国有资产变为债权──解决政企不分的有效途径张维迎实质──权力分布与责任的不对称上海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反映了经济体制败革中存在的一个深层次问题,即权力分布与责任分布的不对称。政府主管部门原来代表国家政权管理企业,充当“婆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