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9篇
中国共产党   61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粱武帝萧衍以佞佛著称,但其对南朝儒学复兴居功至伟.刘宋、萧齐二代鉴于两晋之弊,崇儒兴教,广开儒学之门,但由于朝代更迭频仍,儒学之建仅是具文.梁武帝登基后在崇佛的同时并不废儒,采取三教并用的政策,认为三教虽有高下之别,但就本源说,佛教是包括儒、道的.梁武帝在其执政期闽,为恢复和发展儒学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2.
"三个代表"坚持了党的阶级性,强调了党的先进性,为密切党群关系指明了正确方向,是我们科学理解党的性质的时代指南.  相似文献   
183.
先秦时期法律文化的形成、演变与发展奠定了以后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法律文化的基础。在经历“礼治”、“‘法治”、“礼法合治”三种形态演绎之后,中国古代法文化趋向成熟,中国古代法律由然而生。“礼治”形态始于般商,盛行于西周,至春秋衰落。夏礼、殷利、周礼一脉相承。它是建立在‘将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①的基础之上,是‘王权天授”的神权政治和“国家一体”的宗法制度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本质上具有法的属性,发挥着法的效用c但奴隶社会“札”的规范在一定条件下又由社会舆论保证实行泥而又具有道德和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4.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正在使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着引入注目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产业结构的变化近年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各国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改革和调整。首先,新技术革命促进了新兴工业的蓬勃兴起。当前,世界新技术革命正以一个核心(以电子计算机为先锋的微电子技术)、两个重点(生物技术、新型材料)、四大前沿  相似文献   
185.
江苏省常熟市引导乡镇企业积极试行奖金储备制度,有效地克服了分光吃净的短期分配行为,确保了职工收入在以丰补欠的调节中稳定增长。 常熟市储备奖金的基本做法是:企业根据承包合同结算,从该发奖金总额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专项存  相似文献   
186.
超高效液相色谱-MS/MS法测定血中11种苯丙胺类物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对全血中11种苯丙胺类毒品进行定量测定。方法全血样品经1%(v/v)甲酸-乙腈提取,采用Ostra磷脂过滤板净化处理,使用ACQUITY UPLC BEH Phenyl(100mm×2.1mm,1.7μm)色谱柱,以0.3%(v/v)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全血样本中苯丙胺、甲基苯丙胺、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替苯丙胺、3,4-亚甲基二氧基乙基苯丙胺、N-甲基-1-(3,4-亚甲二氧基苯基)-2-丁胺、副甲氧基甲基苯丙胺、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卡西酮、甲卡西酮,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 11种苯丙胺类物质的检出限(S/N≥3)为0.01~0.4ng/m L,在0.5~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回收率在75.8%~103.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6%~13.0%之间。结论本文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快速、简便、灵敏,适用于中毒案件检验及吸毒人员排查。  相似文献   
187.
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如何将新的人才观、质量观付诸实践,进而引进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大学真正成为构建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场所,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