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1 毫秒
41.
檀江林 《两岸关系》2002,(10):34-35
近年来由于受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台湾有些传统产业已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面临经营困境而被迫关厂歇业或者外移.为了摆脱困境,许多台湾钢厂已将外销重心放在中国大陆.目前,台湾钢铁制品在大陆的客户,主要是投资大陆的台商.随着台商投资大陆的不断增加,台湾钢铁制品势必要随之而来.此外,由于全球钢铁需求不断上升,加上美国及东欧的老旧钢厂已不具竞争力,全球钢品的供给量将逐渐减少,国际钢铁市场刺激台湾钢铁行业加快对外投资的步伐,也给台湾钢铁业在大陆发展提供了机会.   ……  相似文献   
42.
随着台湾保险市场日益 进入激烈竞争时代, 民众保险观念的日益普及,保险品种的与日俱增。2003年以来,岛内监管部门正在筹划实施几项新的监管举措,尽可能降低保险业的系统风险,提高监管水平和监管实效。  相似文献   
43.
作为冷战后世界舞台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全球战略的转变必然是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嬗变、中美互动进程中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反应,以及美国国内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发展困境等三个层面入手,透析美国政府"重返亚太"战略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战略首先是美国执政当局对亚太经济崛起所引致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现实和潜在嬗变的客观反应,而美国国内面临的日趋严峻的发展困境则加剧了实施战略调整的紧迫感,当然"中国因素"无疑也成为其"重返"亚太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4.
檀江林 《两岸关系》2003,(10):41-43
自从2000年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岛内经济低迷,通货紧缩严重,股票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岛内民众财富不断缩水。唯一的亮点就是80、90年代以来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传统产业,如汽车、轻工、食品、塑化、钢铁等大陆厂的投资收益日趋丰厚,并成为岛内母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形成“中国概念股”一族,水泥业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岛内水泥巨子正加紧将触角伸向大陆,以此为延续第二春的坚强基石。  相似文献   
45.
随着低利率时代的到来, 台湾保险业面临越来 越大的压力。保费变贵使传统型保单销售困难,而促进投资型保单日益成为台湾保险市场主角,受到越来越多激进投资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46.
政治体制改革攸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只有循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从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着手,实现三维度有机结合.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立足于转型之际的现实国情,需要维护宪法尊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挥现有制度的内在优势,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实现政治决策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与法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