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浙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浙江进一步的大发展,视野不能局限于本省范围,必须跳出浙江求发展,推动要素配置从内源型向全球化转变。  相似文献   
12.
绍兴怎样破解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的江南古城,处处为它散发出的青春气息所陶醉。一组数据勾勒了这里旺盛的经济活力:去年全市财政总收入62.3亿元,老百姓的人均存款超过了1万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43元,均遥居浙江省前列。在长江三角洲城市丛林中,绍兴已经崛起成为  相似文献   
13.
双重的短缺     
今年以来,我国不少地方,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民工荒”的呼声日高。对此,人们的看法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假象,有人认为缺少的只是熟练的技术工,即结构性短缺。从记者在我国数一数二的人口大县安徽临泉县和颖上县的调查情况看,我国劳动用工不仅缺少熟练工,而且总量也将短缺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专家指出,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经济信号,表明我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已经出现了劳动力资源从高度富余到供求趋平甚至紧缺的历史性变化。因此,我国在劳动用工政策、社会保障制度、产业结构布局乃至发展战略上都应该根据这一重大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15.
繁荣与隐忧 近年来,浙江有许多数字让人惊叹,但是最让人们津津乐道、倍受行家推崇的却是这样一个数字:到2001年底,全省城市化水平从2000年底的39.5%提升到42%,净增幅2.5%.专家指出,这个小小的2.5%预示着我国根深蒂固的"二元"社会结构在这里开始得到迅速的调整,全社会资源战略性优化配置的机制强劲启动,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瓶颈开始得到破解.  相似文献   
16.
如今到浙江各地走一走,你会在一个接一个的城镇周围,看到连片的土地,既不种水稻也不种蔬菜,有的只是"某某市工业园区"、"某某镇工业园区",甚至"某某村工业园区"的牌子.推土机轰鸣,高大的打桩机拔地而起.  相似文献   
17.
从"输血"到"造血" 1998年,经历了改革开放20多年飞速发展的浙江一举摘掉了8个县的"贫困帽",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消灭"贫困县"的省份从此诞生!  相似文献   
18.
潘海平  何玲玲 《半月谈》2003,(24):16-19
浙江很小,10万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缺煤少电;浙江又很大,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108万家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生不息。然而。“地域小省”、“资源小省”这个天然的现实,土地、能源、人才等等“硬件”不足国内其他省市区“攻城掠地”外,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走出去”成为浙江省的必然的选择。据统计,截至2003年11月,民营企业占多数的浙江已有12274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近万家个体、私营企业从事出口商品加工,产品销往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仅今年1月份-11月份,浙江在境外的投资项目就达256个,同比增长32%,其中,市场及营销网络就有223个项目。另据不完全统计。浙江民营企业目前在境外设置的常设机构不下400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收购国外上市公司的股份,把资本渗透到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作为拓荒者、启蒙者和先行者,浙江屡屡开风气之先,不断突破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和转型波澜壮阔。 在先发优势带来的快速发展引人瞩目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担心:社会天平是否会在风起云涌的变革中失衡? 浙江并非没有遭遇困惑。“一半烧焦了一半还没有熟”,曾经被  相似文献   
20.
有专家估计,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数量可能超过2000万人。千百年来.农民和土地如同血肉相连,是须臾不可分割的一个共同体。然而当我们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希望放在城市化的道路上时,生产方式的改变.剥离出了一时间手足无措的农民,于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随之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