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邓小平的私营经济思想是其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根据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 ,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思想为核心内容的私营经济理论 ,从而为我国私营经济快速而健康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梁漱溟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 ,是为了解决他一生所关注的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而进行的实践。综观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不难看出,他所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 ,实质上是一种知识分子寻求“第三条道路”即改良主义道路的运动。虽然他提出的乡村建设理论和种种主张最终都未能获得成功 ,但是他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一命题的揭示 ,以及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的肯定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复现在解读孔子艺术精神的同时,对庄子的艺术精神也进行了十分深入的考察,指出由孔子所开出的艺术精神需要经过某种意味的转化方能成就艺术,而由庄子所成就的"道"之艺术精神,则可称为"纯艺术精神".而徐复观对这种纯艺术精神的追寻,对于我们当今人文学科的反思和人文精神的提升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漱溟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开山人物。对中西文化理论的比较研究,对中国文化的改造与重建以及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憧憬与探求,几乎成为他一生的事业。梁漱溟的文化思想集中体现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和《人心与人生》等著作中,其文化思想的理论建构是以哲学为基础的。前期文化思想以佛教唯识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等为基础,后期文化思想则主要以他自己形成的道德哲学为基础。梁漱溟一生的文化思想多变,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其思想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化形态转化过程中一位颇具国际影响的思想家。他和同时代的先进的知识分子一样,毕生所思考的总不外乎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数千年来遥遥领先于世界各民族的中国到了近代反而落伍了?中国要想迎头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应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宿路?中国历由卜传承下来的文化价值观能否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梁漱仅苦心孤诣地探索着。他试图通过吸收西方文化,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创造一种全新的中国文化,来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梁漱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是建立在他的文…  相似文献   
16.
熊吕茂 《学习论坛》2007,23(5):16-19
江泽民的以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思想,是在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系统地总结世界各国现代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对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南。  相似文献   
17.
熊吕茂 《学习论坛》2008,1(3):29-32
冯友兰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关于哲学与人生、人生之目的、人生之境界、道德之意义、人生观问题解决之途径等人生哲学思想是以道家哲学为基础的.纵观冯友兰的哲学理论体系,他建立在道家哲学基础上的人生哲学思想,对于克制人的贪婪欲望,调和人与人之间因欲望所发生的冲突,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新文化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启迪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农民的收入低且增长缓慢,消费观念滞后,以及农村商品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使我国农村市场存在消费不旺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而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保持和加强国民经济全局和整体的平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陈云正是依据马克思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原理,在总结我国“一五”时期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即必须坚持财政信贷平衡;保持物资供需平衡;注意基本建设年度之间的平衡;保持人们购买力的增长与消费品可供量之间的平衡;重视农业发展与建设规模之间的平衡;等等。陈云的这一理论对于过去防止和纠正我国国民经济的冒进起过重大的指导作用,对于今天我国经济建设也仍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20.
熊吕茂 《岭南学刊》2003,2(3):72-76
新中国建立前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私营经济等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理论的探索,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私营经济理论。历史事实表明,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