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社会企业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社会企业的兴起是一种全球现象,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企业兴起的理论解释包括政府和市场失灵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制度理论、社会起源理论.社会企业在世界各地的兴起有不同的原因,包括经济衰退导致的高失业率、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外国的影响和政府收缩后留下的真空和国际组织的体制性支持.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非营利组织和商业企业的组织形式,社会企业对于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不足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新在我国日益引起关注,但我国社会企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临着结构性的约束,还没有针对社会企业的支持政策。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支持社会企业的成功经验,制定社会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进行社会企业立法和资格认证,出台发展社会企业的政策措施,为社会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完善社会救助机制的重要支撑,其不仅影响社会救助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更关系精准救助、高效救助和温暖救助目标的实现.以赋权理论为指导,在"模式构建-行动路径-优化逻辑"分析框架下,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功能定位,可以从"服务-价值-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建设-发展-整合"相结合的社会工作介入社会...  相似文献   
14.
社会变迁对农村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合理的治理工具可以为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提供支持。在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需要推动村规民约在法治、自治、德治等具体领域的功能演化,以此复兴、重塑和优化村规民约,推动传统村规民约在当代社会的时代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一种族群性文化象征符号的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具有多重功能,如增强社会资本、促进社区自治、传播价值观念等。村规民约通过强化耦合式演进机制、内源性塑造机制和均衡性治理机制,能有效推进“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制度化实践、推动“三农”政策在基层自主落实、促进国家治理与村民自治动态协调。为了提高村规民约助推乡村治理的效能,应从整体规划、功能拓展和机制调试方面,完善村规民约制度顶层设计,构建发展型村规民约体系,以赋权推动多元参与格局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