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1.
村民自治——生长点还是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我国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其基本形式就是农村村民对本村村务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村民自治自80年代初诞生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得到了迅速普及和发展,其经验和效绩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瞩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以法治为主题的全会。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并对我国法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献。学习贯彻好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部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3.
勇于自我革命,避免因承平日久而停滞僵化,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长期执政的时代课题。通过自我革命,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长期执政的实践要求。以全面领导为政治保证,以创新理论为行动指南,以人民立场为根本支撑,以自身建设为牢固基石,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长期执政的底气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认清我们党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长期执政的时代课题、实践要求和底气所在,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品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主题是发展;理论基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取向是以人为本.这五个方面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对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如果说中国共产党的突出特点在于规模大、历史长、执政久、使命重、挑战多,那么破解大党独有难题之道则在于政治引领、理论武装、组织调控、体制改革、机制约束。只有清醒认识独有难题,有效破解独有难题,才能切实加强党的领导,顺利实现新时代赋予党的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16.
艾思奇是中共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素以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著称,由于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被誉为“人民哲学家”、“大众哲学家”。艾思奇在中共历史上的两次全党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中均作出了自己的独特理论贡献。本文的目的主要在于总结艾思奇在这两次理论学习运动中所作的理论贡献,并揭示其对当代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的重要性和采用的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作了比较科学的论述;列宁根据俄国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党内监督机制。他们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启发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我国法律制度、法律运行、法律实现等诸多要素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实践体系。从结构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国家法治体系、党内法治体系、军事法治体系;从内容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国家法治体系、党内法治体系、军事法治体系三者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位阶的层次性、成效的相关性、作用的能动性,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19.
王寿林 《新视野》2006,(5):53-55
加强党员对党的组织及其领导干部权力行为的制约监督,是保证党内各项权力合理运行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党员制约监督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是腐败现象得以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优化党员的制约监督,必须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使广大党员对党的组织及其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为能够实施有效的制约监督。  相似文献   
20.
强化法制观念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实现现代化离不开改革、发展、稳定,改革、发展、稳定有横于法治。因此,现代化同时意味着法治化。而实行法治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增强全体人民的法制观念。因为法治的主体是人,人的行为又是由特定的思想观念支配的,如果仅仅有完善的法律.而遵守和执行这些法律的人却没有与其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那么再完善的法律也会在实际生活中扭曲和变形。党的十四大的报告明确提出:“要把民主法制实践和民主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乔石同志在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