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反复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设计、发展和完善本国的政治制度,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道路。实现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是历史的选  相似文献   
72.
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并十分尊重历史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一方面不断进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另一方面又在不断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并将其上升到理论和规律性认识的高度。40年来,我们党形成了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鲜明特色,也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这些经验、特色和启示都是我们党长期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  相似文献   
73.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处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必须学会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同时要防止全盘西化.  相似文献   
74.
正一、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探索和回答发展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相似文献   
75.
在第二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论坛上,来自首都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区县、委办局、市属社科理论单位的领导干部,围绕"十二五"时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新方向和新目标进行研讨,科学分析了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方法途径等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现将论坛专家观点和部分区县、单位创新经验发言综述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6.
秦宣 《前线》2012,(12):123-12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一个重要创新,是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而对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行了新定位。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还对科学发展的内涵进行了新阐释,对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要求。那么,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新定位、新阐释和新要求是什么呢?本文试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7.
秦宣 《学习月刊》2012,(21):8-9
“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这是胡锦涛同志在“7.23讲话”中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着眼于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国家软实力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将其贯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78.
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等一系列问题作了认真的思索和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他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江泽民总书记几次提出要划清几个重要界限,其中第一个界限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今天,我们学习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9.
秦宣  刘勇 《人民论坛》2010,(4):37-39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因素的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还停留在模糊、片面的阶段而缺乏相对清晰、系统的认识。文章通过对不同学科对制度定义的爬梳,勾划马克思主义关于制度的概括,为探讨社会主义制度相关范畴提供最基本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0.
秦宣、郭跃军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1期撰文认为,国内学术界对时代问题的争论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历史根源。学术界从不同的立场、观点、角度出发,判定当今时代的性质,形成的观点存在着很大差异。马克思主义时代观认为,就时代性质而言,人类自20世纪初以来所处的历史时代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但资本主义仍然占经济地位的历史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