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政党政治已经成为各国政治的普遍现象.随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以及新技术的发明,政党以往所赖以存在的阶级、阶层等社会基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党组织形态及活动方式、目的都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民主政治已成为人类社会普遍认可和遵循的政治共识,现代的政党不仅仅作为竞选和执政的工具来获取国家权力,还在政党发展的实践空间中自觉赋予其代表人类共同体公平和正义的规范性价值.通过对政党正义产生的历史可能性、具有什么样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政党正义的理论追问,从而揭示和提出了政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价值取向,即政党正义的必然性、理论内涵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规范-经验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与案例分析,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法治政府的基本概念、内涵、本质等进行理论阐述,并围绕政府质量的测量指标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揭示法治政府的民众满意度状况,并试图解释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因素,进一步揭示地方治理法治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公民自身的法制意识,公民的法制意识体现在地方治理法治化、推进问责机制和简政放权的现代政府建构的过程中。地方治理法治化建设的目标在于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支撑条件和制度环境。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要通过协商民主扩大公民政治过程的参与,更要努力推进阳光政府建设,通过加强政务公开、提高行政行为的法治意识等途径打造一个有公信力的政府。  相似文献   
13.
执政党合法性的意识形态视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平平  胡其柱 《求实》2008,3(2):19-22
意识形态在维护和提升执政党合法性认同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政党产生的先决条件,凭借鲜明的政治导向功能直接为执政党提供合法性证明,而且它还是决定制度、法治所蕴涵的"形式合法性"是否真实的更深层标准.因此,对执政党合法性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系统梳理中共的执政合法性诉求,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邓小平新时期德育理论,是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新时期德育现实问题的典范。邓小平新时期德育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为依据,解决德育工作领域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到了新高度。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