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法律   18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法应是真善美的统一邱本一、法应是真真是法的本质属性和重要价值,即所谓的“法度者,正之至也。”①法的一个根本内容和目的就是对真的不懈追求和不断确认。法的制定目的之一是为了求真。在很早的时期,霍拉斯就指出,“法律的制定是慑于错误”②。惧怕犯错误、为了尽可...  相似文献   
12.
13.
商土中国及其法治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以社会为基础 ,法治建设深受特定社会性质的制约 ,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法治建设。因此 ,进行法治建设应当首先具体分析和科学认识其所依存的社会的性质。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亦然。本文通过对当前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进行论证界定 ,提出商土中国的概念。以此概念为中心 ,作者对中国法治建设的社会基础及可资利用的资源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变革中发展深化的中国经济法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法学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经济法的表面繁荣到相对沉寂。从各种学说林立众说纷纭,到渐趋一致基本赞同经济法调整市场竞争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从单纯关注经济法基础理论到注重实用性研究;从以前苏联为蓝本创建体系到立足中国市场体制和中国实践提出新的学说理论。但是在演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危及经济法发展的倾向,如务实变成了惟实,厌恶甚至否弃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盛行引经据典之风反而销蚀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规范的学术批评损害了经济法学术共同体的建立;固执和偏见阻碍经济法学科的建设;被补充的智识、被援引的方法和被转换的视角与经济法学本体结合不紧,还没有真正彻底地经济法学化。经济法具有突出的国别性和本土化特性,因此经济法研究应立足本国,自主创新,中国的本土资源能够促成中国经济法(学)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实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法是政府干预社会经济之法 ,经济法实施是实现经济法的根本目的 ,实现经济法治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具有综合性、行政性、程序性、专业性等特点。作者认为经济法实施机构不独立、分工不科学、程序不完善、实施人员素质不高以及缺乏有力监督等是我国经济法实施的主要障碍 ,必须尽快予以改变。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与社会公共性论纲   总被引:66,自引:1,他引:65  
经济法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的本质特征在于社会公共性。社会公共性的凸显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反映的社会要求,使经济法应运而生。社会公共性是经济法的核心范畴。社会公共性决定并表现在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的主体、经济法的权力(利)和义务,经济法的属性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论经济法主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市场经济是一种主体经济主体是人,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自为性的人。成为主体,是人的本性的内在要求,是人的价值的根本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成为主体的历史,人类的最终解放就是人类主体地位的全面确立。主体确立,社会才能发展。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是任何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主体经济,因此要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首先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这是因为:第一,只有具有主体地位的人;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著名社会市场经济的代表人物艾哈德认为,‘’根据我的宇宙观,根据我对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8.
论经济法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济法体系是指由经济法律规定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研究经济法体系,对于深化经济法自身的认识,概览经济法的外在全貌,明了经济法的内在构成要素,理清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确立经济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完善整个法律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传统经济法体系的缺陷1.指导思想不正确。传统经济法体系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认为计划法在经济法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经济法的“龙头法”,其他经济法都以计划法为轴心而展开,并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法体系的本质特征,也是与资本主义经济法体系的区别所在。这是传统高度集权…  相似文献   
19.
理论的力量     
读罢尹文和葛文,别开歧义,我认为他们提出和阐述的是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要增强法学的理论感。 关注中国法学的有识之士不难看出中国法学教学和研究的现状是实用主义盛行而理论水准下降。应用法学成了法学教学的重点和热点,而理论法学成了少有人问津的冷门学科;法学研究注重具体问题的实证分析而较少宏观问题的理论研究。这种现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和检讨,而增强法学的理论感就是深中肯綮的。  相似文献   
20.
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的精神实质和实践纲领。它的必要是由法的普遍性属性和经济法自身特征决定的。根据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为计划原则和反垄断原则。计划与其说是强制命令不如说是参考意见;与其说是目标数字不如说是政策措施;与其集权不如分权;要适应市场而不是市场迎合计划;与其说是结果不如说是程序;不是包揽一切而是宏观调控。反垄断旨在维护自由竞争,促进科技进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政治民主。反垄断法是“自由企业大宪章”,是“基本经济法”,是“经济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