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一、基本案情被告人罗某某和被害人杨某某均为同性恋。2010年10月4日10时许,被告人罗某某与被害人杨某某相约在石景山区老山公园见面并发生了性关系,期间被告人罗某某拿出手机假装进行了拍摄。2010年10月5日,被告人罗某某在北京市海淀区泽丰苑小区门口,以将拍摄的被害人杨某某的性爱录像上传至网上为由,向被害人杨某某强行索要人民币1千元,并由被害人杨某某直接交付给被告人。2010年10月9日,被告人罗某某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再次向被害人杨某某索要人民币9千元未得逞。2010年10月10日,被告人罗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二、分歧意见  相似文献   
32.
死刑复核程序作为对死刑案件的最后把关程序,必须严格设计并加以完善,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对最高人民检察院介入死刑复核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目前死刑复核及执行程序、相关工作机制、法律规范及人员配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检察机关对死刑案件的法律监督仍面临现实障碍.为此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加以改革完善.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通过审查省级人民检察院的备案材料或专题报告、直接受理申诉、控告和举报、接受最高人民法院征询等途径介入死刑复核程序,并以提出检察建议和意见、抗诉或申请复议、出席合议庭开庭或参加听审、列席审委会,乃至对职务犯罪立案侦查等方式进行监督,确保死刑适用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33.
犯罪论是研究某一行为成立犯罪之标准和规格的体系,我国目前的犯罪论体系是承袭苏联刑法学基础的四要件论,不过近年来其主流地位却不断受到质疑,其最大诟病是缺乏阶层性,欠缺出罪机制,不能有效保障人权.然而上述缺陷却并非四要件论的固有顽疾,可以通过贯彻客观方面优先,体系要件的调整和新要素的添加予以改进,无须对其彻底摒弃.  相似文献   
34.
郭莉 《学习月刊》2013,(18):61-6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日渐深入.高等学校近两千所.在校大学生逾两千万。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更是纷纷见诸网络和报端。探究缘由.当代大学生法律维权意识逐渐觉醒.而学生合法权益受侵害的情况更为多见。高校学生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应当受到教育界人士更多关注.也值得学界探究。  相似文献   
35.
山东省济南市民政系统以“政务全公开、办事全提速、服务全创新、素质全升级、监督全方位”为内容,开展了一年多的“满意在民政”活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履行政府职能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并体现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在工作中取得新突破,开创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36.
郭莉 《理论探讨》2001,(4):72-74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带动政治体制相应地进行调整,如何提高行政效率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阐释了行政领导失效这个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这种失效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调适的方法:(1)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借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扶助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弱势群体是社会不平等的产物。当前我国利益分配形成一座金字塔,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处于社会利益金字塔的底层。弱势群体生成是社会变迁的结果,社会原因是主要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应该“成本大家分摊,成果大家共享”。扶助弱势群体事关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是党取得最大执政合法性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8.
郭莉 《公民导刊》2007,(5):44-45
口齿不清的牛顿,全校倒数第一的丘吉尔,被赶出学校的爱因斯坦,逃学为读书的三毛……曾经都是老师眼里的“笨蛋”,和不可造就的“废品”,可他们偏偏得到历史的认可,成了当之无愧的杰出人物。这是对教育的嘲讽,还是对教育的启示?——作为新兴英语培训学校的一名年轻老师,我常常“遭遇”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差生”,也常常用这样的问题警醒自己。  相似文献   
39.
三月,临近毕业。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面临着工作的选择和被选择。不一样的是,在长辈的安排下,我似乎可以不费多少周折,不花多少“敲门”的力气,便可走进令人羡慕的单位。但当我听说身边好多优秀的男子汉也在现实的冲闯中垂头丧气,甚至难过得掉泪的时候,便无心独自“幸福”了。我一面安慰朋友,一面问自己: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过程就这样被省略了,是不是一种遗憾?一个轻易得来的位置,是否真的会用心珍惜?“无所谓”的心态能成就我多少高度和理想?我能于什么?我能走多远?曾经收获的“肯定”究竟  相似文献   
40.
结果加重犯的客观结构,理论上通常认为是基本行为导致加重结果的一行为双结果形态。然而,结果加重犯在客观上实为一种双行为双结果的结构,其加重结果是由基本行为与后续行为累积造成,且基本行为本身蕴含发生重结果的风险。从主观结构看,结果加重犯也不似通说那样广泛,存在基本犯罪是故意而对加重结果是过失或故意,及基本行为是过失加重结果也为过失的结果加重犯。而基本犯罪是过失加重结果是故意的并不属于结果加重犯的范畴,此种情形只能成立该重结果的故意犯罪或是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买质竟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