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6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9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还是反推     
据说,中国识字的群体,每月至少读一次书的比例,只有52%。也就是说,大约有半数识字的中国人不读书。中国人向来提倡苦读,头悬梁,锥刺股,夏囊萤,冬映雪,种种范例打小儿就不停地灌输,怎么会不读书?费解。试试反推法:过去读书,是为了做官--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如果一个识字无多的人,一旦当了官,就可以轻而  相似文献   
92.
小事一桩     
我们中国人关心大事,动不动就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但大事其实是不能也不许七嘴八舌的,何况十几亿人口中有能力议大事的本就不多。所以,与其昏昏然地去议大事,不如切切实实做一些小事。这倒未见得就是胡适之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的翻版,因为问题也一样关系到主义。  相似文献   
93.
门槛儿     
这里说的门槛儿,是说市场的准入标准。比方保健食品要进入市场,门槛儿是订得高一点儿,还是低一点儿呢?据说,当初有不同意见,而且都有据可援:关国的门槛儿很低,日本的门槛儿却很高。中国怎么办?有说人口众多、老龄社会,生活提高,保健市场甚大,为了扶植保健食品产业,门槛儿不要太高;有说人  相似文献   
94.
做事情并不是人越多就办得越好,所以有"人多盖塌了房"的民谚。但是,晚近的传统却是任何事都要"全民",非如此不足以形成  相似文献   
95.
编完《竹枝图》,长长舒了一门气。《百喻图》、《唐诗图》、《世相图》、《竹枝图》,同丁聪先生二十多年的合作,即所谓“陈文丁画”尽在于斯了。我成长的时代,是一个赞歌盈耳的时代。起初是大家倾心竭力地唱,许多人(包括我)是发自内心地唱,以为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全  相似文献   
96.
奇想     
陈四益 《法制博览》2011,(12):54-55
董希文先生的油画《开国大典》,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曾轰动一时。这幅画一九五三年国庆前在《人民日报》上刊载时,我已在读高中,曾和几位同学逐一指认画中人物,所以印象颇深。  相似文献   
97.
世风日下的根由在官风日下。官风日下的一大表现,就是在“公务”的旗号下,无所不为,无所不敢为。整饬官风政纪的初阶,就是要官员知道,他不是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想怎么干就可以怎么干。这不在说,而在做;不在劝诫,而在厉行。  相似文献   
98.
忽然想到     
1 中国一年花费吃喝的公款有多少?说不清。报上有的说一千亿,有的说两千亿,也有说三千亿.还有更多的。其说不一,可见未有精确统计,不便援引、但政府并没有公布准确的数字,只好姑妄听之。大道不畅,小道飞扬,这是规律。如果国家统计局能每年公布一次全国政府部门的接待费用,以正视听,或许就不会言人人殊了。  相似文献   
99.
问责     
对干部,过去向来是只问错、不问责的。如果犯了错误——有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生活的等等——或批评、或警告、或通报、或撤职、或戴帽、或劳教,总之,是会处分的。但若没犯错误,哪怕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哪怕小病大养万事不管,哪怕游山玩水  相似文献   
100.
不忘历史     
全世界都在纪念“二战”的胜利。这日子确实不该忘记,因为人类为此付出了太多的代价。纪念胜利,不能不追根寻源,查究这劫难因何产生?有何教训?还要以史鉴今,检讨我们对于类似的劫难,是否已有足够的警惕和防范。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以史为鉴。那些同制造人类劫难者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希望忘却历史,用忘却摆脱往日不光彩历史的纠缠。那些以一群、一族、一党之私为最高利益者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