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经历了一次逻辑转换,即用"政治正义"替代了先前的"伦理正义"。这种逻辑转换到底是理论发展还是理论退却,曾在政治哲学界引起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对罗尔斯正义理论若干核心理念的解读,探析了政治正义观念的道德基础和政治意蕴,试图证明罗尔斯伦理正义观念与政治正义观念之间的逻辑连续性与价值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借鉴西方经验引入政府绩效评估,但受我国传统文化中重等级轻平等、重感情轻理性、重中庸轻竞争、重人治轻法治、重德行轻技术等思想因素的影响,政府绩效评估在我国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对此,应尽力克服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从转变公务员思想、加强评估理论的研究、加快绩效评估的法制化建设、提高评估手段的科学化水平、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主体五方面入手解决我国传统文化给政府绩效评估带来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西方宪政民主的理论来源从总体上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督教文化,二是近代自然法学派的权利政治观。具体而言,则包括四个方面:源自基督教罪感文化的人性幽暗意识,基督教二元政治观,自然法学说和契约论思想。由基督教的罪感文化和人性幽暗意识衍生出了权力悲观主义和制度设防理念;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基因经过多次嬗变导出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社会与国家的二元界分;自然法学说蕴含着自然权利的思想,并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评判现实政治法律制度正当性的正义体系;契约论则满足了人们关于政府来源合法性的道德追问,提出了国家产生于契约,政府权力应当分立并相互制约的思想。通过梳理上述四个要素与宪政民主的关系,意在说明,西方宪政民主是建立在西方特殊的政治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4.
乡村政治关系错位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对村级事务的越权干预及与之相联系的村委会的自治角色难以确立。乡村政治关系错位的原因包括乡村政治与经济发展战略的矛盾,压力型行政体制,乡级政权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张力,制度供给短缺,财税制度的缺陷,党政关系下的“两委”体制等六方面。解决乡村政治关系错位应注意充分考虑乡村政治关系是国家政治关系在次级政治体制中的反映,是“宏观体制困境在基层的映射”这一现实情况,既要考虑宏观政治体制改革,也要同步改革乡镇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15.
平等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关注度最高的理论问题.自罗尔斯开创了当代平等主义理论以来,在当代平等话语的演进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平等话语风格.吉登斯在对传统左派和新右派别的批判中确立了自己的“新平等主义”思想.对吉登斯新平等主义形成的历史前提、思想传承及方法视角等方面的系统梳理,可对深人揭示其平等主义的理论内容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选拔任用干部的机制日臻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也越来越被认可,并得到广泛推广运用,使那些德才兼备的年轻同志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公选走上领导岗位。但从各部门对公选领导干部的使用情况看,大多数存在着公选领导干部“公用”问题,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走到领导岗位后得不到重视或重用,往往是协助他人工作,  相似文献   
17.
宪政是西方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弄清楚宪政的价值诉求,对于正确认识宪政的特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宪政是以保障人权为根本价值目标,以法治为治理基础,以分权制衡和有限政府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型构观念和相应的制度设计.西方宪政包含人权、法治、权力制衡等四个方面价值要素.其中,人权是宪政的价值核心,法治是宪政的秩序基础.权力制衡和政府"有限"则是宪政的理想愿景.  相似文献   
18.
“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得到自由发展。”教育家罗素的这句话,诠释了秭归县职教中心李淑菊的12年教师生涯。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宪政的变革是基于对传统宪政理论中单纯的控权思路和严格的"有限政府"实践逻辑的弊端的反思,宪政变革受多重因素的推动,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宪政发展主要表现在权利观的转型和权利内容的丰富化、权力制约模式多元化和寻求"有限"与"有为"的平衡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