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深刻论述了管理的本质和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这些论述,在管理的思想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占有重要地位。 一、管理的二重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管理”范畴的论述,是从分析管理的二重性入手的。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一章中,指出资本主义的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具有社会生产的一般性,“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等亚洲国家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引起我国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徐咏祥同志认为,封建制的唐代是当时世界上生产力最发达的国家,可是资本主义却未能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母体中诞生,倒率先产生于欧洲大陆,究其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和欧洲两个社会系统的结构的差异性,是文化传统、政治法律体制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反作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徐咏祥文)  相似文献   
13.
一场管理学的革命——国外学习型组织理论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型管理学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处于前沿的管理学理论,被誉为“一场管理学的革命”。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推动个人学习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代,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和组织发展的第一要素。把推动个人学习作为组织管理与组织发展的基础,是学习型组织的特征,也是未来企业竞争的必然要求。通过推动个人学习,使组织成员不断获取新的信息、知识和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据统计,科技知识每增加一倍,19世纪大约用了50年,20世纪中叶为10年,而今间隔只有3—5…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社会主义国家演变的外因,社会主义国家演变的内因主要有: 第一,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反共反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我们首先分析客观条件。这要从国际条件和国内条件两方面来看。第一,从国际条件看。 1881年马克思指出,俄国公有制的农村公社“处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和它同时并存的资本主义生产在给它提供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它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区怎么建?检验标准是什么?“五星级和谐社区指标评估体系”如同盖大楼的施工图纸,让人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土地广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离不开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的主导、规范和激励作用。第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只有实行有重点  相似文献   
18.
1914—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者毫不掩饰自己的领土野心。德国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它企图通过战争瓜分英、法、葡等老牌殖民国家的殖民地,占领乌克兰和波罗的海沿岸,扩大在巴尔干的势力,并夺取欧洲和世界霸权。奥匈帝国要求侵占俄国、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国的一部分领土,并全部吞并塞尔维亚和蒙特内格罗,独占巴尔干半岛。英国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独吞土耳其帝国的  相似文献   
19.
首先,我们从理论上分析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看来,人权、民主、自由和人性这些范畴,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些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对这些范畴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根本对立的。在资产阶级看来,剥削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天经地义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辛辣的笔调揭露了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平等和人权观念的  相似文献   
20.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主要有以下三点意义: 第一,可以使我们避免急于求成的情绪和各种脱离实际的“左”的错误。在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几次犯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又曾经出现急于求成的“左”的错误,如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这些错误的产生,与我们对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