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3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更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必要条件。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深刻地总结了我们党在发展生产力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根据时代特征,指出了我国发展生产力的紧迫性,并于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命题。这个命题简洁明快、朴实无华,揭示了中华民族兴衰荣辱的历史结论,抓住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宣言》自问世以来,不仅为各国革命者所必读,而且也一直是国外学者重点研究的经典著作。近年来,在金融危机造成资本主义大面积萧条的背景下,国外学者对《共产党宣言》全球化思想的研究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世界上大多数共产党人也坚持了《共产党宣言》关于全球化问题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弘扬以劳动联合为基础的国际主义精神,继续向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目标奋进。  相似文献   
13.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本土,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时候,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它吹响了民族解放的号角,推动了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毛泽东曾经指出:“一二·九”运动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继承和弘扬先辈青年的光荣传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宣言》作为传播最广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长期以来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载体。研究《宣言》的全球化思想,应以考察其全球性传播为入口和前提。对《宣言》全球性传播的考察,可从时间、空间、载体三个维度来进行。时间维度主要考察传播的历史进程及阶段划分;空间维度主要考察传播的地域分布;载体维度主要考察传播的介质和形式。  相似文献   
15.
刘明华  王玉亮 《公安研究》2012,(11):41-45,50
近几年来,羁押场所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问题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问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权力监督制约不力。因此,应当从权力制约的角度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大事前、事中、事后防范力度,有效遏制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多发的势头。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以人民群众历史主体性原理和历史主动性原理为基础,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民心观,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特别重视贴近普通群众的心态来开展工作。列宁强调工人阶级的决心和坚定意志,是夺取胜利的决定因素,并从阶级基础、群众基础两方面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心观。马列主义的民心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对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明华 《人民论坛》2010,(2):106-107
深化大学生对当代中国国情和阶段性特征的认识,有助于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吴怀友  刘明华  陈碧 《探索》2004,1(4):15-17
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不单是个学术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不单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个实践问题;不单是个人的理论,而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判断这一理论是否形成的标准,就必须从政治层面与学理层面、理论创造与实践活动、个人论著与党的文献多重结合的要求出发,建构起理论形成的立体坐标.这种特殊理论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要素(一)代表性人物领导核心地位的形成;(二)时代特征的变化;(三)理论主题的确立;(四)理论地位的产生;(五)实践活动的展开;(六)系统完整的表述;(七)逻辑联系的形成等.这些要素相互联系、共同作用,构成理论形成的统一标准,也是判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能否抓住机遇,关系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兴衰成败。邓小平机遇思想产生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并服务于这一实践。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什么是机遇、如何把握和利用机遇两方面。其着眼点在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因此,研究和运用邓小平的机遇思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既是中国历代治国安邦的最基本经验,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心理思想的核心。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政治心理,既是党科学执政的基本前提,也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以史为鉴,深入研究社会政治心理,从而加深对国情、世情、民情的认识,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