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作为一种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来自城外的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2l世纪的中国保持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和旺盛的生命力,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高度、新层次、新境界,产生出新成果。如果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那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就构成了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和第三个理论成果。它是正确认识社会发展阶段、“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产物;是应对世纪之交的全球化态势的产物;是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新战略的设计的产物;是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领导力量的党的创新的产物。  相似文献   
22.
在邓小平的著述和谈话中,“模式”和“特色”是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汇。这不是偶然的或无谓的。正是在对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历程和类型进行了宏观考察与总体把握的基础上,产生了关于在现代化进程中要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模式的社会发展思路,继而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给予了合理的解释,最终形成关于这两个概念的科学规定。透过它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对现代化问题的全新构想。本文拟对邓小平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论述作出初步的梳理和分析,并谈谈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 一、关于“模式”问题邓小平是在总结我国过去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  相似文献   
23.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演变中,大致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5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理论”、70年代的“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80年代的“新发展观”、90年代的“明冲突论”等理论形态的更迭;此外,旨在对现代化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颠覆”与“解构”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也以其鲜明的特征为发展理论带来新的景观。这些学说或理论具有鲜明的“问题学”特征,拓展了发展问题的界域,自觉不自觉地顺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是这一发展进程在理论上曲折的反映;然而,它们在发展观上所达到的科学程度是有限的,其走入误区的症结就在于:研究视角的单一与框架的狭窄、研究方法的形而上学特征以及学院式研究成果缺乏转化为实践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24.
“感性”在早期马克思那里不仅只是一个知识论向度的日常经验性概念,而且也是一个生存论向度的、具有“现象学视野高度”的哲学概念。从“何以可能”“何以界定”“何以展开”三个维度对该“感性”概念进行现象学阐释,认为“现象学视野高度的感性”的本质是对人的生存实践活动的一种“体验”,而不是人的感性直观的一种“认识”。以此“感性”概念的现象学阐释为线索,认为马克思哲学开启了“双元”变革:在本体论上,由物质本体论转变为“实践本体论”,“实践”就是作为人的一种最始源的生存情态——主客体之间本源性的一体性、对象性关联;在认识论上,由符合论的真理观转变为实践自明性的真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