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民族自治地区立法变通权是我国在立法分权层面对"民族区域自治"模式作出的制度性安排,使得国家基本法律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实现了切实有效地贯彻执行.笔者从文化学学科维度,剖析该制度设计的机理.以证成民族自治地区立法变通模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行政权力运行机制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诚 《岭南学刊》2010,(4):46-51
我国现行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着行政与市场不分,行政权纵、横向权力界限不明以及部门权力过于集中等问题。传统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有限权、授权和分权三种模式。当代中国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应选择"分权—集权—分权"模式。  相似文献   
13.
人民出版社今年4月出版的由南京师范大学左用章、谢世诚等新著<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一书,是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又一部力作,该书具有下列显著的个性和特点: 一、视角新颖,视野开阔.该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深入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三大理论成果的共性和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对三三制政权理论的建树刘诚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日臻成熟,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形式在敌后根据地即为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邓小平在领导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对三三制政权理论多有建树,他提出的关于政权建设的许多重...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实行者,为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和成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李大钊还是我党统一战线理论的最早探索者。他指出,要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无产阶级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认定一联合战线”;无产阶级政党要坚持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统一战线的坚实基础是工农联盟;在统一战线工作中要坚持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的建设状况,是当前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大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拓宽传播渠道,破解社会阻力,建设良好文化,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7.
"制度认同"的根源在于"文化认同",一切政治制度都是适应历史文化的自然选择。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民主的文化,"民族的"文化决定了我国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科学的"文化决定了我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大众的、民主的"文化决定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极具包容性。  相似文献   
18.
《民法典》的颁布对劳动法造成了巨大冲击,也掩盖了民法本身的困境.实际上,民法早已陷入困境,突出表现在传统民法平等主体假设的坍塌和私法自治原则的动摇.劳动法也已陷入困境,突出表现在与民法关系模糊、基础理论研究停滞不前、法律原则与具体规则脱节.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劳动法与民法的概念及其关系,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概念分析细化劳...  相似文献   
19.
现行法规范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诚 《海峡法学》2020,22(3):74-80
  相似文献   
20.
公司社会责任的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诚 《中外法学》2006,(5):530-540
<正>企业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亚当·斯密200多年前就对此问题进行过论证。但企业应当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却一直众说纷纭。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争论更加激烈,不同利益群体及其代言人的看法、不同学科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有必要认真考察其历史与现状、综合分析现有观点,从而统一定义,给公司社会责任一个恰当的定位。首先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考察,一是公司社会责任的历史与现状,包括起源、演变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