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1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个国家民法的兴衰,与该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的《民法通则》,就是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显然,民法与商品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2.
论商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本文按照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对诸多涵义和意义迥异的“商”法概念做了澄清,认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商”与工以至农、金融。教科文卫间的行业壁垒消失,法对于泛商化社会条件的反应就是民商合一,同时由国家保障公共产品供应、维护经济协调运行和发展的需要所决定,“商”还冲出民或私的领域,成为经济法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指出,由于英美法向来不拘公私、民商之分,有包容行政、“民、行(政)”不分的真正的“大民事”,所以其“经济法”实在很发达,没有“经济法”而不需要经济法,Business law也不是什么商法。大陆法系的商法则已在公、私冲突和交融之中寿终正寝,需要由“经济法”来协调和融合公与私,以免公、私理念和制度在对立冲突中两败俱伤。因此,商法并非实际的法部门和法现象,但不妨在一般私法或不严格的意义上使用“民商法”或“商法”的提法。  相似文献   
43.
<正>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如何认真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借助法律形式操作改革过程,从而建设一个和谐的经济和法律秩序,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已成为决定中国改革成败得失的关键。下面,我们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44.
在民法学上,“债”的概念被用来概括以特定给付为内容的双方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然而,在关于债的客体究竟是行为还是既包括行为又包括物,债的客体、标的、标的物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要不要在民法学中使用债的概念的问题上,我国民法学界还存在不同的意见。这种情况对于我国民法科研和民法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都有不利影响。有鉴于此,笔者拟结合民法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就以上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就正于民法学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45.
曹凤岐:比股权分置改革、《证券法》、《公司法》更有战略意义的是国九条。赵旭东:最重要的问题当属法律的实施问题。史际春:法≠法条,法治水平不可能因为若干法条的变化而在短时间内获得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46.
论“大民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法院系统关于取消经济审判庭的“大民事”改革 ,实际上是向公、私法严格分野的“小民事”的倒退。司法真要改革 ,就要确立官民合作、“民行 (政 )”相容、实事求是、公平和诚信的理念。适应市场经济及其法治要求的理念确立了 ,相应的法和司法制度设计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47.
曹凤岐:中国股市想健康发展,股民的信心是一个最大的公约数。史际春:主要不是什么制度的结构性问题,而是社会本身的问题。《法人》:网上有评论,说此次股市转暖,属于制度溢价, 自从国九条颁布以来,政府出台或修改的法律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曹老师也一直在主张要依靠制度来规范和振兴中国的股市,史老师和赵老师都是研究法律的,法律和制度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或者本身就是一种制度。请问中国的证券市场目前仍然存在哪些制度的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48.
国有制革新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入手 ,对国有制革新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契合的关键 ,是要在公有制内部塑造法律上的不同利益主体或产权主体 ,对国有制来说 ,这需要打破国家所有制或所有权内部“铁板一块”的认识和做法 ,建立中央与地方分别所有的国家所有制。  相似文献   
49.
反公用事业垄断与公用事业引进竞争机制、民营化及其政府规制改革等问题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反公用事业垄断的成功需要这些体制改革的支持。公用事业企业的滥用优势地位、横向卡特尔和反竞争性结合等垄断行为都需要凭借反垄断法政策性、灵活性的特点和反垄断法执法机关的公正、自由裁量及其与公用事业监管机构的良性配合,才能得到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50.
《反垄断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反垄断法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守护神 反垄断法是高级的市场经济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出台,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法治在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让每一个关心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大业的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