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备灾2006     
宣勇 《中国减灾》2006,(3):18-22
2006年3月开始,全国备灾工作开始全面提速。目前,民政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这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布在天津、沈阳、哈尔滨、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西安10个城市。在往年的救灾工作中,这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的一年里,这十大储备库又纷纷推出了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为2006年备灾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2.
宣勇 《中国减灾》2006,(11):32-33
广东省茂名市通过实施“告别泥砖房工程”,农村民居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到2007年,茂名市将彻底告别泥砖房时代,全面完成告别“泥砖房”工程。  相似文献   
53.
1、构建以科学精神为特质的校园文化 近几年来校园文化问题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引起学者们兴趣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在社会文化热的大背景下,文化概念本身的岐义性导致了人们对各种亚文化概念理论寻求的兴趣。尽管学者们对校园文化的厘定是众说纷纭的,但是,对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环境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校园文化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吸收与内化,选择与整合、导  相似文献   
54.
宣勇 《中国减灾》2005,(10):16-17
今年10月12日是“国际减灾日”。为了提高全民减灾意识,民政部积极行动,启动“社区减灾平安行”活动,并于10月12日、15日分别召开全国视频会议和开展“应急管理进社区”活动。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出席了15日在北京市海淀公共安全馆举行的“应急管理进社区”活动,李学举、李毅中、贾治邦等同志参加了本次活动。在10月12日举行的“社区减  相似文献   
55.
去年发生在宁夏中部干旱带"50年不遇"的旱情仍在严酷地持续.本是万物复苏的春季,这里却被黄褐色的调子主宰,数百里之内鲜见星星点点的绿.沿着海原县兴仁、蒿川乡、徐套乡一路前行,只见赤地百里,枯涸的渠塘沟壑泛着白花花的盐碱,干透了的峁梁田地、枯枝荒草仿佛能被点燃.该县水库、塘坝蓄水量不足1%,12万多眼水窖的蓄水量不足12%.同心县予旺、马高庄、韦州、下马关的土壤含水量不足5%,土地干土层在25cm以上.在盐池县惠安堡万记塬,农户的水窖大多干涸."一亩夏粮都种不下去!"当地群众说.  相似文献   
56.
宣勇 《中国减灾》2010,(8):F0002-F0002
6月21日,连日暴雨导致江西省抚河唱凯堤发生决口,洪水严重威胁下游10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及时了解灾情动态,开展全面、准确的灾情评估工作,国家减灾中心于6月24—29日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无人机遥感监测合作机制,对江西省抚州地区开展无人机应急遥感监测工作。通过无人机航拍技术,  相似文献   
57.
对汶川地震重建规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勇 《中国减灾》2008,(7):38-39
四川汶川大地震已经发生2个多月了.灾区的群众生活已经得到妥善安置.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目前摆在灾区群众面前最为紧迫的事情就是恢复信心.重建家园,复杂的地形地貌。多变的气候条件,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诸多因素的叠加.对这次四川地震的灾后重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重建规划。重建规划不仅关系到灾区群众的居住环境质量的好坏.而且关系到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
宣勇 《理论前沿》2009,(9):27-29
大学是实现国家战略的主体之一,我国大学主体性的缺失影响创新型国家与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现,应从大学的目的性、自主性、能动性三方面重建大学的i体性,推进大学章程的制定,实现教育家办学。  相似文献   
59.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赋能共同富裕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然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否切实发挥这一赋能作用,为共同富裕提供强大支撑,仍是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为此,使用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够通过提升富裕水平、缩小收入差距赋能共同富裕,区域创业与创新在其中发挥着链式中介作用;就提升富裕水平而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城镇的赋能作用要高于乡村;就缩小收入差距而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地区的赋能作用显著,但在低履行程度地区不显著。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