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0篇
综合类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环境保护行政合同基本问题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行政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环境保护和契约行政制度。为了执行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和完成流域或行政区域环境保护的目标,有必要对环境保护行政合同的缔约根据、缔约目的、主要内容、法律效力、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及其他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会问题进一步显现,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也开始觉醒,这为人民政协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作为政协委员,也要有新理念、新举措来应对这些变化。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网络成为了现代公民最常用的交流媒介,  相似文献   
33.
因为雾霾频发,最近几年发生了针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环境损害侵权诉讼.基于点源污染损害的救济规则能否适用于区域大气污染损害救济,目前存在法理上的争议.《侵权责任法》对于区域性大气污染损害的救济没有作出规范上的回应,建议设立对区域大气污染受害者的行政补偿机制.由于起诉特定的违法企业要求其承担区域侵权赔偿责任有难度,建议修改立法,扩大环境侵权责任适用范围,让区域大气治理变成各方面的义务,并把环境成本内化于各行各领域.区域大气污染损害应属于特殊的共同侵权,但是《侵权责任法》对此并未认可,建议用政府补偿的方式予以解决.区域之间大气污染侵权责任的追究,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拓展适用基于点源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因果关系间接反证原则.大气污染民事公益诉讼的责任形式建议仅限于停止侵权等行为责任,让公益诉讼回归本意.  相似文献   
34.
常纪文 《法学杂志》2015,36(2):11-18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应对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立法起草工作。气候变化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因而不能离开公众的科学、全面的参与。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相关条文设计,首先需要给公众下一个定义,或者界定公众参与的情形,在此基础上可明确公众参与的方式、环节、程序,规定公众参与的保障措施。其中,公众是否有权参与市场交易和提起公益诉讼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议稿立足于中国的立法实际和《环境保护法》有关公众参与的规定,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法律问题,并设计了相关的条文。  相似文献   
35.
我一直坚信,如果所有的政协委员都长期关注某一区域或某~方面的建设,这个区域或方面的发展在几年之后会有大的改观,如果一届一届接力下去,北京的城市建设就会实现大治、善治。  相似文献   
36.
按照传统的法学观点 ,制定和实施环境法的目的是为了利用环境的外在价值 ,确认和保护人类自身的利益 ,因此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只能是人与人之间关于环境的社会关系。但是 ,环境的内在和外在价值是统一的 ,两者存在共损共荣的关系。承认和保护环境的内在价值对于保护人类自身的利益、维护其他物种在自然法则面前的平衡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具有理性思维的人应该用法律来确认和保护这种价值。用法律来确认和保护这种价值的最好方法是承认环境法可以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37.
常纪文 《现代法学》2007,29(5):103-112
美国是世界上首创环境公民诉讼制度的国家,其判例对该制度的创新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判例法在诉讼目的的实现途径、原告的范围、起诉权的要件、法院的受案范围、诉讼的请求、律师参与诉讼的支持机制等技术层面具有一定的发展和变化。相比之下,中国的相关立法则很不发达。发展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在法律体系方面,不仅应修订《宪法》、《环境保护法》、《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还应当修订单行环境立法,发挥司法解释的作用;在具体规定方面,要明确规定环境公民诉讼的受案范围、主体要件、前提条件、程序规则、诉讼请求、举证方式和条件,不仅应承认公民的环境权,扩展环境损害的范围,扩大社会团体以及非直接利害关系人行使起诉权的案件范围,还要建立介入诉讼、环境公诉制度及有利于律师参与和代理诉讼的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38.
环境问题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和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必须减少和消除不能持续的生产生活模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科学的引导,使之适应环境友好型的要求。引导的方式除了进行科普、环境、国情的宣传教育外,在法治的社会,还应该适度发挥环境资源法制的培育作用。一、我国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培育立法的规定我国很早就提倡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在科学技术相对发达的现代法治中国,培育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的法律文化已经得到了很多环境资源立法的确认和体现。在综合性的立法和政策层面上,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第…  相似文献   
39.
一、加强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法制建设的历史必要性环境法治必须以理性的环境文化为基础。在靠文化精神立国和治国的中华民族尤其如此。目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共识。因此,必须培养和建设体现环境友好型价值理念的社会文化。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和生活文明的重新检讨,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回归,它的提倡在发达国家由来已久。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才能把被动的环境守法行为转化为主动的环境守法和护法行为,在全社会形成自…  相似文献   
40.
美国是世界上首创环境公民诉讼制度的国家,其对各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是成文法和判例法相结合的国家,判例对立法的创新和发展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其环境公民诉讼制度的发展不可能离开立足于实践的判例法。通过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以来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现.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判例法在诉讼目的的实现途径、原告的范围、起诉权的要件、法院的受案范围、诉讼的请求、律师参与诉讼的支持机制等技术层面具有一定的发展和变化。相比之下,中国的立法在环境损害的界定、起诉权的支持、司法审查的范围扩展等方面很不发达,对于全面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是很不利的。中国正在研究发展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可以借鉴和参考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判例法的经验。发展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应当在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具体规定的设计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在法律体系方面,不仅应修订《宪法》、《环境保护法》、《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还应当修订单行环境立法。在具体规定方面,要明确规定环境公民诉讼的受案范围、主体要件、前提条件、程序规则、诉讼请求、举证方式和条件,不仅应承认公民的环境权,扩展环境损害的范围,扩大社会团体以及非直接利害关系人行使起诉权的案件范围,还要建立介入诉讼、环境公诉制度及有利于律师参与和代理诉讼的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