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191篇
中国共产党   222篇
中国政治   301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18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张涛  段绍鹏 《政策》2003,(1):48-49
近几年来,来凤县翔凤镇立足本地实际,奋力推进工农业结构大调整,收到了较好效果。先后被省、州人民政府授予"楚天明星镇"、"恩施第一镇"的光荣称号。我们抓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点定位立思路。我镇结合农业田多土少、人多地少、粮食作物多经济作物少的"三多三少"状况,依  相似文献   
83.
唐刻著 《党史文汇》2001,(12):17-20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周令钊先生,今年整整82岁了.在他几十年的美术生涯中,留下了许多精典的作品--新中国的第一张海报《复活》、50年代末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的风景画、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历史油画《五四运动》、巨幅壁画《世界人民大团结》、"文革"后为重建武汉黄鹤楼而创作的彩陶壁画、深圳"锦绣中华"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84.
黄土黄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减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勤业  景可 《中国减灾》2001,11(1):19-22
伴随西部开发,黄土高原亦掀起了大规模的荒山绿化、退耕还林的热潮.但回顾历史,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仍在继续,防灾减灾至今仍是西部开发中的一个"坎".本文从制定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生态环境治理规划;加强统一领导,避免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将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教育、人口素质有待提高等4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和研究.  相似文献   
85.
"认同政治"的不同表达方式,如同性恋者权利运动、本质主义运动、黑人争取尊严的运动等等,挑战了权利运动的传统范式。当前的"新社会运动理论"由于强调文化、认同与情感的重要作用,从而对于理解当代全球正义运动具有特殊的价值。当代全球正义运动的重要特点在于依赖互联网。互联网所提供的"虚拟公共空间"具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模式;第二,允许"互联网上的社会运动"。互联网上的社会运动在对全球正义运动的认同过程中能够起到招募与协调作用,同时也能够使之进一步社会化,从而对政府及其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6.
美国采纳严格产品责任的主要原因是:早期的法律不能给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保护;调整保证的法律不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的;美国的社会福利很大程度上不如其他西方国家。当今美国主要对于设计和信息性缺陷适用过失责任制度,严格产品制度仅适用于制造缺陷和非制造缺陷的销售者。欧洲和其他法域的严格产品制度远比美国严格。各种结构化和程序化的事务赋予美国公民更多诉至法院的机会。  相似文献   
87.
襄南监狱作为农业监狱,发展农业受自然条件严重制约,该监狱领导深入调查,积极筹划,努力发展非农产业,使监狱走出经济困境,为农业监狱的振兴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8.
作为现代社会新兴的一个正义类型,代际正义关系着当代人和后代人如何公平地分配在享有和传承人类文明中产生的成本和收益。目前,对于代际正义主要有契约论、道义论和功利主义等论证方法。  相似文献   
89.
90.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有深厚的政治理论基础,又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华民族为完成近现代历史任务而屡遭挫折的背景下进入中国的。表面上看,1840年后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对抗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但实际上,这是一场两种文明之间的较量。不同质的文明所造就的力量差异,一开始便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