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3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西方的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生态运动中的一支,其主张与生态运动中的其他派别特别是生态主义在一些方面是对立的.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苏联模式和现存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已随苏东剧变一起崩溃,必须把社会主义的目标扩展到自主的人的活动领域,把社会主义理解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而不是可供选择的另一种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给予经济发展以一个社会的、生态学的方向.生态社会主义对新发展观、超越传统工业化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路有贡献,但其某些社会主义主张是片面的,与事实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建设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加入到我党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体现了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本文从历史的纵深角度对我党对该问题的探索和回答进行了概括和梳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和思想渊源的系统回顾与具体分析,进行了以下论证:这一思潮从根源上就是同科学社会主义完全对立的,其基本理论观点的原型都曾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地批驳过。因此,只要我们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历史长河中的旋涡和逆流所迷惑,并坚决抵制和最终挫败各种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渗透与和平演变。  相似文献   
14.
回顾新中国诞生以来5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贯穿于其中的一条规律,即:当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就会取得胜利,反之,就会遭到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步解决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问题,搞清楚了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邓小平的  相似文献   
15.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发展进程中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其基本内涵,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到群众中去”,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从群众中来”,是马克思主义“从群众中来”和“到群众中去”两者相互联结的无限循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我国改革开放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的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又要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上,给第三世界指出了奋斗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0年来,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18.
当代资本主义处在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哪个阶段上?它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征?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 ,都离不开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与调节。这是因为 ,这种干预与调节不仅标志着同自由放任资本主义时代国家充当“守夜人”角色的明显区别 ,而且还表明在这时 ,资本主义已经克服了市场机制的固有缺陷 ,减弱了经济危机的突发性和破坏性 ,使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生产力得到提高 ,从而使资本主义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应当指出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调节与干预的因素 ,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那时 ,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苏联解体的决定性原因,在于戈尔巴乔夫走上了由科学社会主义转到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这种改旗易帜的邪路;他通过全盘否定斯大林,把苏联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历史自我丑化为"犯了罪"的"极权社会主义"、"专横社会主义",从而创造了苏联解体的最根本前提;他又通过倡议"公开性、民主化、社会多元论",召唤反共势力集结起来推翻共产党的领导,这就促成了苏联解体这一20世纪的最大灾难。  相似文献   
20.
“两个必然”的思想永放光芒徐崇温150年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告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284页)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