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3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于中国模式是否已经形成、是否客观存在都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原因在于有些人把属于事实问题的判断变换成了属于价值问题的判断,即把在客观上是否存在、是否形成中国模式这个属于事实判断的问题,变换成了是不是喜欢中国模式、中国模式配不配称为模式这么一个属于价值判断的问题;按照关于模式问题的西方资本主义话语体系,凡属一国的发展模式,都应像西方一样地包含有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既然中国模式不包含西式的政治民主化、不符合他们的这个标准,那就不配称为模式、或者不可能持久存在,于是就一笔勾销了它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出现的世界重心由西方向东方转移的发展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得到了加速。这种重心的转移表现在世界生产、金融格局、全球治理结构中权力的再分配乃至文明的转换上。主要原因是新自由主义主导下金融资本的病变和畸形发展,以及狂热的借贷消费的生存方式。由世界重心东移所直接产生的全球力量对比的改变,主要是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之间力量对比的改变,资本主义美国同社会主义中国之间力量对比的改变;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造业回归"、"再工业化"等"逆向"举措,去扭转世界重心转移和全球力量对比改变的大趋势的企图,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73.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为目标进行过艰辛的探索并得出过很多正确的结论,这些结论对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许多正确的东西毛泽东并未始终坚持,其中的很多事情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74.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它表现为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某些环节上的缺陷,这些矛盾虽然不需要用根本性的变革去解决,但仍然需要通过改革及时加以调整,否则就会窒息社会主义内在的生机和活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改革的必要性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75.
长时期以来,农业、农村一直是我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农村的文化事业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然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迫切要求我们努力克服这种不平衡现象。因而,在党中央确立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76.
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我国建国50年来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贯穿于其中的一条规律,即:当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就取得胜利,反之,就会遭到挫折。可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却对此处在一种若明若暗的朦胧状态中。事情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  相似文献   
77.
党的16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这个论断具有着多方面的内涵,但首先是从“三个代表”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和前进。 “三个代表”最初是由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高州进行“三讲”集中教育时提出来的。他首先从总结党的历史得出重要结论说,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做到这“三个代表”是一个需要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深刻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8.
几十年来,我们党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面旗帜,经过两次飞跃和三大理论成果的相继诞生,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时当地实际的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要求,而且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证明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坚持,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它以我们党的地位的变化为立足点,以国际环境的变化为着眼点,以国内环境的变化为出发点,构成了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以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为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80.
社会主义在 2 0世纪由兴起到遭遇挫折再到重新焕发生机的错综复杂的发展 ,要求人们从中分析原因、找出规律、总结经验教训 ,以便在行将到来的2 1世纪继续开辟光明的未来。这些 ,就是这个课题在最近几年来吸引了广大干部和群众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李会滨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 999年 1 0月出版的《社会主义 :2 0世纪的回顾与前瞻》 ,在同类作品中称得上是佼佼者。这部著作的最大特点在于 ,它在广泛“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成果 ,从中吸取了许多思想资料” (本书《后记》)的基础上把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分析 ,朝着细化、深化的方向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