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成都市新都区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取得初步成效:深化认识思想,构建制度保障;合理设置网格,规范组织架构;明确工作内容,落实岗位职责;规范操作程序,纳入目标考核。在探索实践中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网格的设置和划分有待进一步规范和科学,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管理服务质量与效能有待提升。进一步搞好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的措施:强化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参与性;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效能;整合有效资源,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推进机制,确保规范开展。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地方政府在认真履行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上。  相似文献   
13.
政府职能转变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和核心,而政府职能转变则不能不涉及到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是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要求和产物,其发展使社会权力结构建立在"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市场"这一框架体系下,其本身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起到联结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在当前的形势下,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相互利用来发展自己,促进社会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本文就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一、人民监督是防治官僚腐败的根本途径1945年7月 ,毛泽东在同黄炎培谈到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时明确指出 :我们共产党人已经找到了新路。这条新路 ,就是民主。人民监督在廉政建设中具有其他监督形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是人民监督的性质和下列特点决定的。(一 )、监督主体的广泛性。就我国人民监督的主体来看 ,既有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专门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 )和调查委员会等 ,又有人民团体、民主党派和群众组织 ,还有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个体工商业者和其他爱国者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关键在党组织。本文通过对成都市高新区石羊街道基层党建的全面调查,在总结成功经验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思考。这对有关部门和基层党组织如何深化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其前提是必须深入了解残疾人及其家庭情况。本文就乡镇(街道)残联专干如何搞好入户调研提出了应坚持的原则和态度,这对深化“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构建服务型政府与政府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能力对于一个社会和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从某种意义来说 ,也就是各国政府之间提供服务能力的竞争。本文正是适应这一需要 ,具体分析了政府能力内涵及构成要素 ;重点阐述了提升政府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明确指出创建服务型政府是提升政府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在职能定位、组织保障、社会参与以及信息沟通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应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世界各国政府在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共服务支出过大、公共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公共需求不断增长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在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应建立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社会参与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食品安全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综合监管力度不够,分段监管矛盾突出,地方立法亟待加强,食品标准程度不高,社会监督机制较弱等。为此,应建立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食品安全立法与执法的互动促进机制,形成食品安全检测资源的整合机制,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的保障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并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