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李元 《党史纵横》2010,(8):45-46
自2005年以来,在中共辽宁省委的重视的下,有关部门支持仍健在的老领导或为已经故去的省级老领导,陆续出版了近十部回忆录或纪念文集。主要有《风范长存——徐少甫同志纪念文集》、《永远的怀念——郭峰工作文集》(上下)、《永远的怀念——郭峰纪念文集》、《李荒传略》、《李荒工作文集》、《追求与奋斗——杨克兵回忆录》等。对于这部分经过抢救而形成的宝贵历史文献和政治财富,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确实需要一番精心的考量和策划,否则,很容易使这项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事情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22.
处罚法定原则是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处罚法定原则,既不符合法治原则的要求,也有违世界立法例.用以事实为依据原则替代处罚法定原则的模糊态度,意在为执法者授予一般管辖权,但因此使执法者有时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解决之道在于及时修订法律,以保证执法者必须遵守处罚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23.
伴随着单位制的解体以及社会自主性的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脱嵌"和基层党建的"悬浮化"问题同时浮现出来,将这两大问题统合起来进行解决,实现基层党建的去"悬浮化"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再嵌入,成为新时期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逻辑,它涉及多层次的治理网络,多种形式的议事平台以及正式、非正式合作机制的构建等多个维度,这些探索的目的是实现嵌入式引领与有效治理的统一。围绕治理在何种理念上展开、治理依托哪些主体参与、治理需要哪些资源以及治理在何种机制上运行,按照类型学的划分,可以将新时期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分为价值引领式治理、平台搭建式治理、资源整合式治理、机制保障式治理等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层次分明、互为补充,共同展现了新时期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24.
西方国家私有财产权的保障从“近代”模式向“现代”模式的价值取向的演绎表明私有财产和社会利益之间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 ,是不同历史阶段的选择。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不发达 ,市民社会不成熟 ,近代国家的历史课题远没有彻底完成 ,同时又有使“每一个人过上人一样生活”的现代国家的任务 ,因此我国建立以“近代”为基础 ,兼有“现代”特征的私有财产权保障模式 ,是我国现阶段历史课题的必然。  相似文献   
25.
儒家讲求和谐与中庸主义的哲学思想,促成了无讼法律意识的形成."无讼"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价值追求和一般民众的普遍法律心理,也是中国传统宗法社会基层组织系统自我调节的必然结果.臻于无讼之境,无疑支配着司法官实际的价值判断他们需要经常地绕过成文法的规定,而专注于从事无讼的宣教和纠纷的调停.但是官方的"无讼"与民间的"健讼"又存在着现实的矛盾,司法官既不可能绝对地消灭诉讼,就只能采取务实的态度,以儒家伦理为基础,通权达变,审时度势,司法实质上又是司法官通过"寓教于审"、"寓教于判",追求"无讼"和"少讼"目标的过程,最终期望达到社会和谐与司法衡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受益权法治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相对人针对行政主体的行政受益权是公民权利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现代福利国家服务行政理念下,行政主体保障该权利的实现成为一种法律上的义务,实现了重要的法治观念的转变。我国对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受益权的保护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27.
加强效能监察有利于高校的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效能监察是高校监察部门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针对行政管理的效率、效能以及校内教学单位管理工作的质量、效果、效率、效益等情况开展的一项监督检查活动。它既包括对高校内部行政机关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学校任命的其他人员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效力、效果、效益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28.
前不久,我们到广东的深圳、东莞、江门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调查,对如何从制度上保证政府廉洁形成了一些看法。这几年来,全国打击经济犯罪,查处了不少大案、要案,该处理的处理了一批,该杀的也杀了一批;抓整顿风气,也做了大量工作。处在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包括我们这次调查的深圳、东莞、江门,在这方面也做  相似文献   
29.
是与非正与邪善与恶在纷繁世事中争斗铁门、铁闸、“猫眼”、双保险锁,一时身价倍增,受到广州人的青睐。居民联防,这件文革后濒临失传的“法宝”,又一次被广州人“祭”了起来。  相似文献   
30.
李元  李婷 《长白学刊》2013,(6):97-101
从政府层面看,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困难等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小微企业自身看,小微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却成为其增加成本、影响竞争优势的负担。在这个意义上,小微企业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激励功能存在缺失。小微企业对社会保险有着特殊需求,而我国社会保险的供给与小微企业需求存在失衡。只有符合小微企业支付能力和需求倾向的社会保险制度供给,才能实现人力资源激励功能,才能实现小微企业与政府社会保险制度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