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过去的40年当中,中国31个省区市之间的发展出现很大差异性。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创新改革问题,没有建立起高水准的区域创新体系。本文从西部地区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出发,对甘肃省的区域创新基础,如科技创新的战略、组织、人才、政策和工作机制等进行了宏观判断和分析,提出了适宜像甘肃这样的西部地区选择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52.
李含琳 《前进》2011,(3):33-35
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通过加快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分配政策,来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近年来,围绕分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53.
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目前已经是世界农业第一大国,农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高达25.2%.从对我国部分贫困地区农村的调查和网络资料分析来看,目前,在全国13个贫困片区中,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已经占到耕地总面积的40%~50%,特色养殖的规模也很大.但是,特色农业的市场占有量又比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增收作用不明显.主要原因是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国际化、标准化和加工率比较低,由此造成严重的卖难、降价和毁林、毁苗等现象.面对这种局面,从农产品市场的长远稳定发展出发,推进精准扶贫应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围绕化解“产能过剩”这个重点,念好四个方面的“农业经”.  相似文献   
54.
论西部农业退耕计划的实施方略和政策支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西部农业退耕还林还草问题为中心,从退耕计划的主要内容、中央和国务院的政策要点、退耕计划的实施条件和方略等几个方面展开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当前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指标体系、发展阶段、现状和难点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并对 2 0 0 0年我国分区的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实证考察 ,是目前研究我国小康问题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56.
本文探讨了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产权关系、融资途径、发展战略及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等主要方面 ,明确把基础设施分为制度基础设施、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三大类 ,强调制度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强调经济基础设施中国家基础设施与地区基础设施的区分 ,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行政职能划分 ,以及制定科学的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论甘肃农业资源择优配置的总思路李含琳甘肃农业的分区开发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建立,从一定意义上说,分区开发和整体提高本身就是个资源择优配置的问题。那么,在我们分析清楚甘肃农业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如何根据市场机制的要求,建立甘肃农业资...  相似文献   
58.
本文通过对详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之所以造成我国长期存在所谓"三农问题",其根源在于农村三大基本资源的"不值钱现象",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9.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国家级战略,从2000年到2010年,这个战略已经实施了10年的时间。认真总结10年以来战略实施的基本思路、主要战略和成效,并提出战略和政策建议,这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科学发展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0.
十八大报告中的经济学思想和内容非常丰富,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学创新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理论依据、国情基础、研究拐点、体系创新、制度完善、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市场配置和政策导向等九个方面,对十八大报告的经济思想及其创新意义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