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我国逐渐进入了向现代化转型的特殊时期,在激荡变化的过程中,原有社会阶层产生了新的分化,这种分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快,私有阶层不断扩大,中间势力不断增强,与之而来的分化给各个新分化的阶层之间带来了种种矛盾,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执政党,在社会转型期,应协调现阶段各阶层之间的关系,推动政治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引导和推动阶层分化健康发展,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2.
李正军 《党史纵横》2013,(3):54-55,58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了东北三省的广大地区。日军在我国领土上屠杀军民,强奸妇女,践踏河山,霸占土地,剥夺广大劳动人民的自由,驱使他们充当奴隶,激起东北人民不断的反抗。在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高潮中,东北军抗日官兵与辽东广大抗日组织在唐聚  相似文献   
53.
宋庆龄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她一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富强和现代化事业、妇女解放事业、世界和平事业等均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现代史的进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宋庆龄的国民革命生涯可以看出,她与中国共产党之间有着特殊关系。宋庆龄在国民革命时期,虽然代表的党派立场与共产党不同,但她坚持的孙中山所设想的新中国目标与中国共产党的目标之间有着契合。她从陪伴孙中山走过最后十  相似文献   
54.
尚金州  李正军 《传承》2012,(22):4-5
1936年毛泽东给上海救国会领导人章乃器等的信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性文献,它系统驳斥了蒋介石集团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中国共产党的造谣诋毁,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全面抗战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和基本政策,高度评价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5.
周恩来在局部抗战、全面抗战和抗战胜利后都与东北抗联有着密切关系,周恩来十分关注东北抗联,他的著作对指导东北抗日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周恩来与抗联的关系,是党中央与东北抗日联军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6.
新型工业化与生态省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全球化和信息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提出的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生态省则是一项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次重大创新。从新型工业化的视角研究生态省建设,使两者能协调发展,契合点是循环经济。它既是生态省建设的核心,又是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进经济模式。最后,从新型工业化目标约束出发,对湖南生态省建设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7.
完善干部监督机制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要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党员领导干部是政治权力运行主体,要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就必须从领导干部的监督着手。当前,党员监督观念淡薄、监督重点不突出、监督信息渠道不畅以及监督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热情,极大地影响了我党反腐倡廉建设,因此,加强干部监督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实际,提出通过改革完善党的监督预警防范机制、用权制约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对我党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很深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8.
<正>郑板桥(1693—1765)是清代知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曾多次引用郑板桥的诗句。比如用题画诗《竹石》中的“咬定青山不放松”激励基层工作者坚定信念、攻坚克难,把工作落到实处;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告诫党员干部为官从政要心中有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相似文献   
59.
<正>北宋诗人欧阳修(1007—1072),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典范,被朱熹评价为“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他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务高言而鲜事实”,主张“为政宽简”“心系百姓”“与民同乐”,被世人所称赞。为官:铁面无私金不换天圣年间,朝廷举行科试,  相似文献   
6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曾语重心长地说:“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