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32.
作为国内知名的党史专家,龚育之对相关的史学理论、史学与史料都有广泛的涉猎和深入的研究。无论是从他对史料的运用、对史学的研究,还是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思考来看,都充分体现了他的治史风格和特点,即始终将"信史、实学、新知"这六个字作为治史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也是转变江西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关键。要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领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龙头和引擎作用,就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34.
杨会清 《党的文献》2007,1(4):55-59
根据共产国际为中国革命所设计的革命动员模式,毛泽东这一时期初步确立以阶级斗争、土地分配为手段,围绕着政治动员、筹款、扩大军队以及"肃反"等工作来开展革命的思想.这一动员思想,不仅反映了毛泽东对俄国革命经验的批判性吸收,也反映了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入理解.不过,由于这一时期的中国革命还不够深入,他在革命动员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35.
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问题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对阶级分析方法的运用,党内在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上逐渐统一了认识,而这一认识直接影响到我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制定。在1921~1935年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虽有着几次明显的变化,但因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始终没有突破,从而在这一政策上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一现状,直到遵义会议之后才逐渐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36.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共产国际根据苏俄革命的经验为中国设计了两个并行的革命战略,即城市战略和农村战略.对于其中的"农村战略",毛泽东不仅较早地给予了深入的思考,而且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对这一战略进行了创造性的实践.毛泽东这一时期的探索与实践,为我们党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中,先后选入了两篇有关江西省委党校的文章,一篇是《印发江西省委党校学员对人民公社的各种看法材料的批语》,另一篇是《印发江西省委党校关于统一学员对人民公社认识的报告的批语》。就全国党校系统而言,这一现象非常少见,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就所选文章的内容来看,都与江西省委党校1959年第二期学员的培训工作有关,那么,毛泽东为什么会如此关注一个省级党校的培训工作?江西省委党校这一时期的干部培训具有什么样的特色,以及这一工作对毛泽东来说又具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对此,本文拟就1959年江西省委党校第二期学员的培训过程加以介绍,以对上述问题加以解答。  相似文献   
38.
“古田会议”召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红四军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党的思想建设方面的问题。针对当时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古田会议”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次会议,中国共产党不仅初步将马列主义的建党学说与中国党的建设实践结合起来,而且成功地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建设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问题。当然,上述方案对当时苏区的党建工作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9.
杨会清  管青 《求实》2007,(8):26-29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开展了一个旨在提高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运动。在这一运动中,苏维埃政府强调对群众的国家与阶级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以及民主与法律意识等的培养。通过广泛的政治教育运动,苏区群众不仅获得了一个普遍的受教育机会,而且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政治水平,并推动了苏区战争动员工作的开展。这一政治教育运动,为我们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等方面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40.
杨会清  吴晓敏 《求实》2003,1(1):58-60
红军的政治教育制度的形成始于其在江西的历史实践 ,而其初创则是对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反思与总结。在军队建设中 ,强调党的领导作用 ,提倡民主主义 ,重视政治训练成为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它的形成保证了红军的革命精神 ,使红军成为革命的熔炉和民众运动的酵母 ,因此可以说政治教育制度是红军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