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63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将其应用于教育领域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旨在探讨将信息技术与中职物流课程进行有机融合的教学方法,以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将信息技术与物流课程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在未来物流行业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22.
地方数字政府建设在绩效提升的同时,也出现了绩效损失现象。既有研究从技术、组织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解释数字政府建设绩效的高低问题,但相对忽视了绩效损失的类型化和政府结构的层级性。本文尝试构建“技术执行的层级缝隙”分析框架,探究不同层级政府技术执行的互动过程如何导致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绩效损失的发生。Y市的案例说明,在技术执行过程中,上级政府的激励失衡、中间政府的目标替代和基层政府的拼凑应对所形成的层级缝隙,最终导致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绩效损失的发生,具体表现为使命型、工具型和权益型三种类型的绩效损失。这一发现有利于深化对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绩效问题的认知,并为提升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的绩效水平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23.
基层信息不对称何以纾解?既往研究鲜有跳出科层制而基于中国实践场景将乡村社会要素纳入视野。基于广西B镇“美丽上墙”的案例考察,构建“结构-资源-行动”理论分析框架,探究中国情景下科层组织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以纾解的原因。研究发现,科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的结构张力对信息沟通提出较高要求,科层行政的信息汲取效力却在乡村社会出现沟通边界。作为基层行动者,乡镇借助于执政党群众路线及科层运作模式,有效整合了正式与非正式资源,通过“循环往复”的汲取机制和“以不变应万变”的反馈机制,进而提高科层组织吸纳民意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由此,在科层组织与乡村社会、乡镇组织与县级组织之间,形成了一种纾解基层信息不对称的“党政吸纳”模式。在运作过程,“党政吸纳”呈现“官民有别”、“上下有序”的分类性沟通,既能充分吸纳民意信息,又兼顾了科层制内部的常规性沟通模式。本文基于中国场景下的案例分析,探究科层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以纾解的新视角,尝试与科层制理论、跳板理论及扁平化组织理论进行对话,为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信息沟通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4.
杨斌 《群众》2023,(4):55-56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去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四敢”鲜明导向的树立,为全社会吹响了奋斗进取、干事创业的集结号。当前,吴江面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的战略叠加机遇,迫切需要广大干部把敢为善为融入基因血脉,提振干事创业信心,在新征程上展现探路者、排头兵的风采,以干部敢为善为示范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吴江新实践的征程上展新貌、续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