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17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抗战前,中国科技落后,凭天然现象寻找石油。最先开采的陕北延长油井,年产量仅数百吨,不得不照旧依赖进口"洋油"。抗战爆发油轮受阻,大后方闹油荒,影响作战及生产,国民政府提出"一滴汽油一滴血"的口号,加紧开发油矿。经过几年的艰苦开发,甘肃玉门油田产的国产汽油大力支援了抗战,增加了中国军队运力,阻遏了敌人的进攻。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周恩来为中共的统战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率先垂范求同存异,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他将党的方针政策,与个人的人格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高超的统战艺术。  相似文献   
13.
小议苏格拉底的人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耀健 《世纪桥》2007,(6):39-40
人学的兴起并形成一股思潮,引起人们对自身问题的关注。苏格拉底是早期人学思想的创立者,为人学思想的启蒙做出了贡献。苏格拉底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人学”转向,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开创了理性主义的人学模式,对后世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大革命”爆发那年,我还是小学生,没资格参加红卫兵,只能参加“毛泽东思想红卫兵”下属的“红小兵”。这一派的家庭出身都比较好,跟着市委跑,被造反派指责为“保皇派”,那时我尚不能分辨左右,有个组织能加入进去,我这个知识分子子女已觉得万分荣幸。如果说那时的人有啥失落感,那就是生怕自己被排除在运动之外。  相似文献   
15.
一老重庆的春节,自立冬开始筹备。从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王爷起,就算是"过小年",进入送旧迎新的阶段了。祭灶习俗由来已久,并一直延续,到南宋时已成为风气。人们把灶王爷看作是玉皇大帝派来常驻家中的巡视员,希望他此日上天汇报时,多多美言。灶王爷的像,各纸店和香蜡铺均有售,木刻套彩色,印制甚为粗劣,但颇为传神。去买灶王爷像,不能说"买",要说"请",以示尊敬。同时还要预购用金黄色和银白色锡纸叠威的元宝,外加黄表纸,届时要用。供品方面,大户人家多为千果,如荔枝干、桂圆干、花生、板栗、红枣等等,分装八碟,陈列桌上。小户  相似文献   
16.
有关范傻儿的龙门阵,人们听到的大多是解放前的。这里讲的是发生在解放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一) 辛亥秋,中原大地一片寂寥,无垠的庄稼地里满是麦茬,田野上空掠过萧瑟的秋风。一个年幼的邮差读过当天的报纸,兴奋地跑上街头,大声疾呼道:“父老乡亲们,革命党占领了武昌,满清垮台了!” 这个邮差名叫杨道荣,1897年11月生在河南省潢川县,他幼读私塾,勤奋好学,习诵《三字经》、 《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等,  相似文献   
18.
沙坪学灯     
正提起沙坪坝,便觉得一阵书香扑鼻而来。翻检中国现代教育史,它早已榜上有名。文化一直是沙坪坝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热词。重庆作为战时的首都。抗战时期,随着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转移,诸多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以及名扬中外的泰斗级人物都云集沙坪坝区,沙坪坝成为著名的文化区,盛极一时,蜚声中外。1938年。重庆沙磁文化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近代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是中华民族现代  相似文献   
19.
人靠衣装 菜靠佐料 巴渝的先民,很早就学会了制盐,加入菜肴中下饭,但久而久之颇觉单调,遂在调味品方面动脑筋. 到周朝,巴国开始生产蒟酱.一说它是以蒟果炮制的果酱,甜味;另一说是以魔芋为原料,加入辛辣植物,咸鲜味,用于烹饪.秦汉时期,巴渝研制出阳朴姜、堕林粉、伞子盐等调料,下锅时异香扑鼻,令过往客商垂涎三尺,临走时还要购买几包,携回家馈赠亲友.到唐代,朝廷居然指定蒟酱为贡品,年年派兵押运长安,以供皇亲国戚食用.  相似文献   
20.
营救胡志明     
故越共主席胡志明,在其革命生涯中多次到过中国。 早在大革命时期,胡志明作为共产国际东方局常委,就使用“阮爱国”这个名字,在中国广州、香港等地进行发展革命组织的活动。他以苏联驻广州领事馆译员身份为掩护,依托中共关系,串联在华越胞,创立了越南革命青年同志会。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内地白色恐怖严重,他乃潜往香港另辟局面,被密探侦知,港英当局即以“苏俄间谍”罪名将其逮捕,关押一年多。 1933年初,在英国律师罗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