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意识形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随时代发展而发生的每一次较大的变迁,都会引起理论界对意识形态的重新审视,招致实践中人们对意识形态的不同态度,并承受这种不同的态度在实践中引起的或大或小的社会震荡。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在西方出现了一种“淡化意识形态”的思潮。本世纪50年代中叶,法国学者雷蒙·阿隆发出了“意识形态终结”的呼声,断言本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在思想上已经日趋一致,存在的只是个人或技术的选择,意识形态的冲突已告结束。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则抛出了题为《意识形态终结》的专著,系统地论述了意识形态改造社会作用的消失。正当这种思潮在西方寿终正寝之时,它却流入了中国。“文化大革命”中阶级斗争扩大化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余悸,也为它的流入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意识形态问题上产生了许多糊涂思想,其主要表现就  相似文献   
22.
论孔繁森精神的价值生成和价值涵量王立胜时代需要孔繁森,时代呼唤孔繁森。在党中央的号召和倡导下,全党全国人民广泛地开展了学习孔繁森同志的活动。"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已经成为响彻中华大地的时代强音。从本质上把握孔繁森精神的内涵,挖掘其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走...  相似文献   
23.
自从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来,毛泽东研究呈现日趋拓展和深化之势。建构中国“毛泽东学”的问题于80年代被人提出并做了一些工作,90年代,这个问题又一次被郑重提出,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1992年11月初召开的全国中青年毛泽东思想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学者,对毛泽东学的建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与会代表认为“在毛泽东的故乡,毛泽东思想的发源地,创立完整的‘毛泽东学’学科体系,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一问题虽已郑重提出,但直接探讨毛泽东学学科建构问题的科研成果尚十分罕见。这一方面证明研究这一课题之不易,另一方面恐怕还与有些人对这一学科能否建立存有疑虑,即“毛泽东学何以可能”的问题尚需求证。国内的毛泽东研究,一般属于中共党史学科的研究范围,哲学和各门人文  相似文献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本身随着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的内涵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拓展、深化和升华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的基础是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这个过程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考察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和把握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更加坚定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5.
半个世纪以来,共和国英雄群体崇高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为共和国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英模现象”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熏陶的结果,是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的结果,是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产物。时代呼唤英雄。一代一代英模的产生伴随着共和国发展进程的每一步。今天,在改革开放和实  相似文献   
26.
青州市通过大力实施强镇促村、强村富民、强基固本“三强工程”,走出了一条政府推动、镇村主动、城乡互动、典型带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好路子。2008年,青州市重新跨入全国百强并跃居87位,2009年升至81位,并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青州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毛泽东邓小平比较研究越来越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出版了不少学术论著,提供了许多新的见解。现将毛泽东邓小平比较研究取得的若干新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8.
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村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税费改革是中央对90年代中后期以来愈加恶化的农村治理状况的一种激烈的反应方式,乡村关系在税费改革背景下呈现出新的面貌。税费改革之前的乡村关系特点可以归纳为“压力型体制”+“赢利性经纪”,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乡村利益共同体导致了国家对农村的过度提取和乡村治理的合法性危机。税费改革以后村对乡镇的依附性显著增强和乡镇对村级控制能力显著下降状况并存,而且固有的“压力型体制”依然是农村地区权力运行的主要逻辑,税费改革政策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并未在乡村关系制度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本文指出,农村税费改革遏制了此前乡镇盲目“积极行政”的内在冲动,为形成良性的乡村关系提供了可能,深化税费改革不能仅仅将着眼点放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而是要以此为契机推动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型,乡村财政危机的实质是基层政权建设的危机,国家应当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手段保证新的乡村合作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29.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我国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出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基础。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重点在于协调"统"和"分"的关系。应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保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内生动力。与此同时,农村新型集体经济让农民通过新的组织形式重新结合起来,顺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农村社会基础的变化和传统文化因素相契合,应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具体来说,应积极鼓励引导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正确认识其多样化发展形式,充分重视农民的主体性作用,通过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推动全方位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3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进入深水区的中国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思考。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具有包括系统整体性的改革方法、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发展主线的改革路线、新常态下政府与市场关系重构四个鲜明时代意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