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法律   2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环境刑法的伦理属性及其立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期,编辑部收到了许多与环境法制有关的文章。我们从中选取了几篇探讨环境法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的文章,并向这个领域内有深入研究的学者约稿,组织了本期的热点笔谈。在此要特别感谢我校经济法学院曲阳博士协助约稿,并感谢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1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具有行为的实质非法性、公开性、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和还本付息的承诺四个特征。构成该罪不以"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为构成要件,应当以行为是否"违反国家融资管理法律规定"作为要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数额应当结合该罪的犯罪客体区分不同情况分别认定。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委托理财,应当从合同是否存在保底条款、合同的签订是否针对不特定对象、资金的去向和用途、是否造成投资人损失四个方面综合认定。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应当从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行为人的经济能力、筹集的资金的实际用途和去向,是否实际归还等方面综合考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非法经营罪具有特别法和普通法的竞合关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应当适用特别法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罚。  相似文献   
13.
行为人通过盗窃等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虽尚未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但有证据能够证实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出卖、毁损等非法目的,可能对权利人经营和发展造成实质性影响,严重扰乱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可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定罪处罚。对于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未产生实际损失的,已有司法解释规定损失数额以商业秘密的合理许可费确定。涉案商业秘密未有实际合理使用许可费标准的,可以“虚拟许可+类比参照”为标准计算损失数额,即通过国内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密点价值评估,同时参考类似商业秘密的合理许可使用费标准,作为确定对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信用卡诈骗罪的理论界定与司法适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用卡诈骗罪是一种较为新型的金融诈骗犯罪。对信用卡诈骗罪具体内涵的把握,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的界定,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均存在较多的难点和争议。本文对信用卡诈骗罪中较难把握的两类行为——“使用伪造的信用卡”和“恶意透支”行为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对信用卡诈骗罪司法认定中的若干具体疑难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与通说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法院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制度,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经验”。然而,近年来这一“东方经验”招致了广泛的批评。其诉讼公正遭到人们的质疑。有的学者指出,“法院调解虽然使争议解决,但付出的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下,地方性法规与部委规章的冲突具有特殊性,无法适用现行解决规则。本文以分析二者冲突的成因作为切入,探讨性地提出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解决对策:(1)明确地方立法的权限;(2)确定地方性法规与部委规章的效力关系;(3)建立完备有效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认定假冒注册商标罪,需要对"同一种商品"、"相同的商标"、"使用"进行正确理解。行为人生产的产品既假冒了他人的注册商标,又属于伪劣产品的,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成立牵连犯,应从一重处。  相似文献   
18.
期待可能性理论对刑事立法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刑事立法应当融入伦理价值判断,应当关注弱势群体方面。在具体的立法设置上,不宜在刑法总则中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可以在分则中就一些具体问题作出规定。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司法实务中的运用主要体现是,要求法官应当具备衡平观念,在案件的具体裁判中倾注道德判断。  相似文献   
19.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全新的刑事司法制度和司法理念,近年来引起了中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极大关注。作为一种旨在恢复原有秩序的刑事纠纷解决方式,无论就其含义、正当性、适用范围还是对其与刑法基本原则的关系等方面均未在法律界形成统一认识,由此带来刑法理论界的自说自话及实务界的无所适从。本期特别策划围绕刑事和解中的诸多困惑进行尝试性厘清,旨在能为理论及实务界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受贿罪是我国当前发案率高、群众反映强烈的一种职务犯罪。当前 ,受贿大案、要案不断增多 ,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廉洁形象 ,人民群众要求铲除腐败、严惩贪官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司法机关也不断加强了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但是 ,由于立法本身的不甚科学合理 ,造成对不少案件查处难度大 ,或者无法定性 ,致使对这类犯罪打击不力 ,影响了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在我国1997年修订刑法之前 ,我国刑法学界就对受贿罪的立法完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提出了许多合理建议。1997年修订刑法时 ,立法机关虽然采纳了其中的一些建议 ,但目前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